[发明专利]一种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3537.3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才;栾恒杰;林惠立;贾传洋;张培森;陈泽宇;王冠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毛胜昔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后让压 支护 调节 沿空留巷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包括座块、升降支撑块、摩擦让压块及可缩让压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块为凹字型结构;
所述升降支撑块为T字型结构,所述升降支撑块T字型结构的水平部分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座块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摩擦让压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升降支撑块竖直部分的下段的两侧表面为锥面,所述升降支撑块T字型结构的竖直部分插入所述座块的凹部,下沉到位后,该锥面与所述摩擦块的接触面相互贴合;
所述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由若干个结构单元连接组成,每个结构单元均为长方体结构,分别由一个座块、一个升降支撑块和两个摩擦让压块组合而成;每相邻两个结构单元之间位于所述升降支撑块T字型结构的水平部分的下表面与所述座块的顶端平面之间填充有所述可缩让压块;所述可缩让压块、所述升降支撑块和所述座块之间的空隙、狭缝处均使用根据要求配制出的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胶凝材料填充、胶接。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块T字型结构的水平部分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座块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宽度20cm;所述升降支撑块水平部分内预先埋设有捆扎成网格状的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让压块中埋设有钢筋,所述钢筋裸露出所述摩擦让压块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缩连接块为高发泡聚酯类材料、纤维混凝土及其他具有韧性的软介质可伸缩材料。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在井上完成混凝土材质的座块、升降支撑块、摩擦让压块和可缩让压块预制成型;
通过吊装设备先将座块和升降支撑块在井上组装好,并将上述组装件运送至巷道内,并调整至墙体砌筑位置;
将摩擦让压块、可缩让压块及包括胶凝材料在内的其他砌筑施工材料分别运送至巷道内,完成墙体砌筑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步,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将升降支撑块向上顶起直至升降支撑块上部压紧巷道顶板;将摩擦让压块安装到上述组装件内,再置入可缩让压块;
第三步,使用混凝土胶凝材料对上述各预制件相互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作业和涂抹施工,施工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待上述混凝土胶凝材料凝结固化后,先撤除采空区侧的单体支柱,改换成圆木支柱进行支撑;
第四步,施工工作面继续推进一定距离后,再适时撤除位置靠前的位于巷道一侧的单体支柱;
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整个墙体的施工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作业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喷射的方式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先主动后让压支护的可调节沿空留巷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施工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35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刹车片厚度实时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糖尿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