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钢圈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2877.4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圈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薄钢圈的加工方法,所加工的薄钢圈(1)上有沿圆周均布的10个40个通孔(2),薄钢圈(1)的厚度t=2mm~6mm,薄钢圈(1)外径D=300mm~500mm,薄钢圈(1)的径向宽度s=25mm~50mm;其特征在于,加工的步骤如下:
1.1、下料:采用数控铣床下料制造一个圆形毛料,毛料厚度t1=t+(5~20)mm,毛料外径D1=D+(40~80)mm;
1.2、粗加工:采用数控铣床,压板压在毛料边缘,在圆形毛料的上表面铣一个圆槽形成第一毛坯,圆槽的槽底形成腹板(3),腹板(3)的内径D1=D+(15~20)mm,腹板(3)的厚度为t,圆槽的槽壁形成环形裙边(3a);
1.3、钻孔:采用数控机床,在第一毛坯的腹板(3)上按照图纸规定的尺寸沿圆周钻出通孔(2);
1.4、铣环形槽:采用数控机床,用立铣刀在第一毛坯的腹板(3)上切出一个环形槽,环形槽的内径D2=D+(2~4)mm,环形槽的槽底厚度t2=0.15mm~0.3mm;
1.5、切除裙边:采用钳工方法将环形槽的槽底铲断,切除裙边(3a)并清除毛刺形成第二毛坯;
1.6、装夹第二毛坯:将第二毛坯放在带螺纹孔的方形铝垫板(5)上,铝垫板(5)上带有位置与第二毛坯上的通孔(2)对应的螺纹孔,用至少8个螺钉(6)将第二毛坯固定在铝垫板(5)上;
1.7、精铣内外圆:采用数控机床,压板压在铝垫板(5)的角部,精铣第二毛坯的内外圆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形成薄钢圈(1);
1.8、去毛刺:将薄钢圈(1)从铝垫板(5)上取下,钳工去毛刺,完成薄钢圈(1)的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8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无毒染色内衣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液箱水平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