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护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42480.5 | 申请日: | 2014-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万慎娴;李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C17/00 | 分类号: | A61C17/00;A61C17/06;A61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口气管插管为重病人专用的口腔护理器。
背景技术
经口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内环境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①气管插管等医疗用品经口腔置入,口腔被迫处于持续开放状态;②经口插管限制了充分彻底的口腔清洁工作;③唾液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唾液量及唾液中IgA(immunoglobulin A,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均减少;④缺乏正常的口腔摄入,体液失衡。上述特征的共同作用,极易造成病人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积聚繁殖,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的几率明显增加,导致病人口腔更易受感染。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及减少口咽部定植菌有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主要采取的口腔护理方式有:①擦拭法:是我国使用多年的口腔护理规范,是指应用止血钳夹取生理盐水棉球按照一定的顺序擦拭口腔。但是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很难将口腔的每个部位都擦拭干净,且有插管移位和脱管的危险,影响病人的舒适度;②冲洗法是使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或注洗器吸取生理盐水或其他口腔护理液,分别从两侧口角对口腔各部位冲洗,同时在对侧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蒋玉梅等的《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探讨》中认为对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行口腔冲洗,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显著低于常规口腔护理。曹艳佩等的《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清洁效果的评价》表明应用冲洗法辅以软毛牙刷刷洗,其口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护理法。另外,徐建宁等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中指出客观设施用具不足是极大制约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适用的多功能口腔护理器,集擦洗、冲洗、吸引于一体,提高口腔护理效果,使病人更安全更舒适。
一种口腔护理器,包括一个清洁刷、一个口腔护理液储存袋、一个负压控制器,其中所述清洁刷包括相连的刷头和刷柄,且所述刷头和刷柄均为空腔结构,所述刷柄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口腔护理液储存袋相连的连接管,所述负压控制器设置于刷柄的下表面,所述刷柄的尾端设有一个与医用负压吸引器相连的负压连接孔,所述刷头上设置有刷毛面。
优选地,所述刷头具有15~30°的弧度,所述刷头与刷柄之间的角度为150~170°。
优选地,所述刷头的凹面设有软毛刷面,前端和凸面设有硬毛刷面。
优选地,所述硬毛刷面为硬质海绵。
优选地,所述刷头上每一面都开设若干通孔。
优选地,所述负压控制器包括一个可活动的插片。
优选地,所述口腔护理液储存袋的袋口设有一个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方设有一个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方设有一个挂钩。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上设有一个控制口腔护理流量的调节器。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长度为1~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口腔护理器集刷洗和冲洗于一体,提高了口腔护理的效果;
(2)刷头与刷柄的弧度符合人体口腔结构,扩大了清洁面积,增强口腔清洁能力;
(3)刷头处选用不同材质的设计使病人的口腔得到更舒适更安全的护理;
(4)灵活添加口腔护理液,并可调节口腔护理液流入口腔的速度;
(5)灵活的负压控制防止口腔护理过程中的误吸;
(6)插片式设计使操作简便,一指即可控制负压的开启和关闭。
(7)将传统的两人操作简化为一人可操作,节约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口腔护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刷头; 11、软毛刷面; 12、硬毛刷面;
2、刷柄; 3、负压连接孔; 4、负压控制器;
5、口腔护理液储存袋; 6、加液口密封盖; 7、连接管;
8、调节器; 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楔齿传力机构
 - 下一篇:一种悬挂链传动齿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