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2325.3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35/06;B01J35/10;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2F1/30;C02F1/3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纳米 纤维 负载 掺杂 氧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制备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钛的前驱体、钐的前驱体、水解抑制剂、聚合物、致孔剂及有机溶剂配成均匀的纺丝液;
(2)将所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以便获得纳米纤维膜;
(3)将所述纳米纤维膜在空气氛围、200~300摄氏度下进行预氧化处理1~6小时,以便获得稳定化纳米纤维;
(4)将所述稳定化纳米纤维在500~1000摄氏度下进行碳化处理1~6小时,以便获得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钐掺杂二氧化钛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纺丝液中,所述聚合物的浓度为6~15wt%,所述致孔剂的浓度为2~15wt%,所述钛的前驱体及所述水解抑制剂的浓度为0.1~1.0mol/L,钐前驱体的浓度为0.005-0.0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的前驱体为选自钛酸四丁酯、钛酸、偏钛酸、硫酸氧钛、钛酸异丙酯、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所述钐的前驱体为选自氧化钐、醋酸钐、硝酸钐、氯化钐、碘化钐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所述水解抑制剂为选自醋酸、盐酸、硫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所述聚合物为选自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左旋乳酸、聚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所述致孔剂为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任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三氟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于以下工艺参数下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注射器针头内径为0.6~2.0毫米,纺丝电压为8~20千伏,所述纺丝液的流速为0.3~1.5毫升/小时,接收距离为10~3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为单针头纺丝或多针头纺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预氧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为1~10摄氏度/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选自氮气、氩气、氦气和氢气的至少一种的氛围下,进行所述碳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碳化处理的升温速度为1~5摄氏度/分钟,所述碳化处理的降温速度为1~20摄氏度/分钟。
9.一种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10.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水与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纤维负载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材料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23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