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60°坐标系的三电平逆变器虚拟矢量调制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1637.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徐星亮;吕诚阳;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7/48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罗敏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60 坐标系 电平 逆变器 虚拟 矢量 调制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运用领域,涉及一种逆变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60°坐标系的三电平逆变器虚拟矢量调制算法。
背景技术
与两电平结构相比,三电平逆变器由于其每个功率管承受电压应力小,输出谐波含量大幅降低,功率管开关损耗降低等优点,因此三电平拓扑已在中高压交流传动、电网无功补偿和吸收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逆变器运行时负载电流通过各相桥臂在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器中产生了一定的交流电流,此电流流入到直流电容中,从而导致直流母线各电容传输功率的不平衡,中性点电位产生交流波动。此外,开关器件和直流侧电容特性的不一致,也会导致电容电压偏移。电容电压偏移已成为制约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拓扑应用的最不利因素。
尽管可以在两电容之间加装Boost和Buck平衡电路或功率补偿电路等硬件电路来抑制中点电位的偏移,但需要额外的硬件投资,在成本和经济效益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学者提出采用一种虚拟中矢量的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即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中点电流代数和为零,对中点电位无影响。且无论参考电压矢量位于哪个扇区均会有冗余小矢量有效控制逆变器中点电位,但却因为其扇区判别十分复杂,基本矢量作用时间计算涉及大量三角函数、无理数运算及开方计算,不利于系统实时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过于繁琐,实时性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60°坐标系的三电平逆变器虚拟矢量调制算法,用以简化原有算法,使计算简单,易于实现系统的实时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60°坐标系的三电平逆变器虚拟矢量调制算法,算法步骤如下:
(1)坐标系变换,将给定的三相静止坐标系由Clark/Park坐标变换映射到60°坐标系中;
(2)确定参考电压矢量大扇区位置,在60°坐标系下虚拟空间电压矢量图中对参考电压矢量进行大扇区判别;
(3)将Ⅱ,Ⅲ,Ⅳ,Ⅴ,Ⅵ各扇区置换到Ⅰ扇区;
(4)Ⅰ扇区中的5个小扇区位置判别;
(5)计算最近三个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
(6)基本矢量作用时间分配;
(7)矢量开关状态选择;
(8)12路PWM信号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矢量调制算法是以合成中矢量为前提,即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中性点电流平均值为零。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的参考矢量在扩大了3倍的60°坐标系下对Vrg+Vrh=3、Vrg+Vrh/2=3、Vrg/2+Vrh=3这三个方程式逻辑判断完成对小扇区的判别。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6)中的最近三个基本矢量的作用时序是以扇区Ⅰ、Ⅱ正小矢量VPPO,扇区Ⅲ、Ⅳ正小矢量VOPP,扇区Ⅴ、Ⅵ正小矢量VPOP为首发的九段式开关顺序,且九段式排序时从一种开关状态切换到另一种开关状态的过程中,仅涉及逆变器的一相桥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5)和步骤(6)中通过PI调节器根据工作时采样的直流侧上,下电容差值作PI调节,产生时间调节因子k1、k2分别对小矢量V1、V2的作用时间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对中点电位的控制。
与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60°坐标系的三电平逆变器虚拟矢量调制算法计算简单、容易实现,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控制,同时实现了中点电位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出的三电平NPC型逆变器系统结构图。
图2本发明提出的三电平NPC型逆变器内部拓扑结构图。
图3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实现的流程图。
图4本发明提出的60°坐标系下虚拟空间电压矢量图。
图5本发明提出的60°坐标系扩大3倍的矢量坐标图。
图6本发明提出的60°坐标系下第Ⅰ扇区虚拟空间电压矢量图。
图7本发明参考电压矢量在Ⅰ扇区C小扇区矢量作用顺序图。
图8本发明算法仿真输出线电压及电容中点电压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式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滑板车后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