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过滤器以及具有其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228.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崔贞珉;李钟浩;柳采泫;金贤淑;林正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23/10 | 分类号: | F25D23/10;F25D29/00;A61L9/16;A6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翟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过滤器 以及 具有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除臭过滤器以及具有其的冰箱,在该除臭过滤器中颗粒活性炭固定到丝网。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用于储存食物的储藏室和用于提供冷空气的冷空气提供装置,并且保持食物新鲜。
存储在冰箱中的食物倾向于散发独特的气味。例如,诸如泡菜、奶酪等发酵食物散发独特气味,并且鱼发出鱼的独特气味。而且,当存储时间很长时,食物可能变坏,因此散发讨厌的气味。
为此,冰箱通常包括除臭过滤器以去除冰箱内讨厌的气味。传统的除臭过滤器通过混合诸如活性炭的除臭材料与用于除臭剂材料的粘合剂且烘干该混合物而制造。
然而,在除臭剂材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中的除臭过滤器在实现充分除臭上具有困难,因为冰箱的内部空气和除臭剂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除臭过滤器以及具有其的冰箱,其中颗粒状的活性炭固定到丝网。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部分地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从描述中显见,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而掌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除臭过滤器包括至少一个除臭构件以吸收流体中包含的气味粒子,其中除臭构件包括具有多个通过孔以允许流体流过的基板、施加到基板的表面的粘合材料、以及由粘合材料固定到基板的表面以吸收气味粒子的多个多孔除臭剂材料。
允许已经通过基板的孔的流体流过的空间可限定在多孔除臭剂材料之间。
基板可为丝网。
粘合材料可施加到网的金属丝以固定多孔除臭剂材料到网的金属丝。
除臭过滤器还可包括围绕至少一个除臭构件的多孔封装构件。
除臭剂材料的每一个可包括活性炭、碳纤维、沸石和硅石的至少一个。
除臭剂材料的每一个可通过施加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酸盐到活性炭、碳纤维、沸石和硅石的至少一个而形成。
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酸盐可包括氧化锰(MnO)、氧化铜(CuO)和硫酸铜(CuSO4)的至少一个。
除臭剂材料的每一个可通过施加有机酸或无机酸到活性炭、碳纤维、沸石和硅石的至少一个形成。
有机酸或无机酸可包括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冰箱包括至少一个储藏室、冷却储藏室的冷却装置、以及吸收储藏室的内部空气中包含的气味粒子的除臭模块,其中除臭模块包括用于空气流动的流道、除臭过滤器和除臭风扇,除臭过滤器包括具有多个通过孔以允许空气流过的基板、施加到基板的表面的粘合材料、以及通过粘合材料固定到基板的表面以吸收气味粒子的多个多孔除臭剂材料,除臭风扇安装在流道中以移动空气,从而使空气穿过除臭过滤器。
除臭模块还可包括其中容纳除臭过滤器的过滤器容器,除臭过滤器可附接到过滤器容器或者从其可拆卸。
除臭风扇可位于除臭过滤器的下游,并且可将已经通过除臭过滤器的空气移动到储藏室中。
冰箱还可包括显示单元以显示除臭过滤器的更换时间点。
冰箱还可包括控制器以控制显示单元,从而在除臭风扇的驱动时间为预设基准时间或更大时,显示除臭过滤器的更换。
冰箱还可包括气味粒子浓度检测单元以检测储藏室的内部空气中包含的气味粒子的浓度。
冰箱还可包括控制器以根据气味粒子浓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改变除臭风扇的驱动速度。
控制器可在气味粒子的浓度为第一基准浓度或更大时增大除臭风扇的驱动速度。
控制器可在气味粒子的浓度为第二基准浓度或更小时减小除臭风扇的驱动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方面,冰箱包括储藏室、将冷空气供应到储藏室中的冷却管、安装在冷却管中以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冷却冷却管的内部空气的蒸发器、将冷却的空气排放在储藏室中的冷却风扇、储藏室的内部空气通过其引入到冷却管中的吸入口、以及安装在吸入口中以吸收即将引入到冷却管中的空气中包含的气味粒子的除臭过滤器,其中除臭过滤器包括具有多个通过孔以允许空气流过的基板、施加到基板的表面的粘合材料、以及通过粘合材料固定到基板的表面以吸收气味粒子的多个多孔除臭剂材料。
冰箱还可包括在其中容纳除臭过滤器的过滤器容器,并且除臭过滤器可附接到过滤器容器或从其可拆卸。
冰箱还可包括显示单元以显示除臭过滤器的更换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