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酸钐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1205.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赵祺;贺望德;麻清爽;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钴酸钐 纳米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的固体氧化物燃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钴酸钐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具体说使用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的化学共沉淀法,可使钴酸钐粉体的合成在常温常压及较低烧结温度的条件下合成。
背景技术
在各种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大功率、民用型燃料电池的第三代,由于其系统设计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规模弹性大以及无公害等一系列优点,己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在中温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中,ACoO3系列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材料。己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变化,它们表现出独特的电子相变,在低温条件下为绝缘体,中温时转变为半导体,继续升温又转变为导体。SmCoO3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温阴极材料的源材料,因此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获得良好的ABO3结构稀土复合氧化物阴极材料,人们研究和尝试了各种合成方法:
(1)液滴热解法:按适当比例将反应物的硝酸盐水溶液混匀,以一定的速率通过毛细管将上述溶液滴于600℃的石英管壁上,液滴立即被干燥,氧化形成一定计量比的钙钦矿型复合氧化物。该方法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化学组分不易控制。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在化工、材料等技术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是一种较低温度的合成方法,其产物的化学组成易于精确控制。目前,人们已开始利用sol-gel法制备SOFC阴极材料。首先,按要求的比例将反应物的硝酸盐混合,并加入聚丙烯酸(用硝酸控制PH值),再搅拌5-10分钟,制得粘性的凝胶。最后,将凝胶在空气中加热到400-500℃,即可制得符合要求的样品。该方法对前驱体成分要求比较苛刻,金属醇盐较贵,反应时间较长,且在制取多孔阴极薄膜时,其厚度不易严格保证。
(3)粉末焙烧法(亦称陶瓷法或固相反应法):将反应物按要求的比例混合均匀,在空气中长时间高温烧结制得所需样品。
(4)电化学合成法:将反应物的硝酸盐水溶液混合,然后用铂作电极,在室温下,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电解一段时间,电极上即沉积一层氧化膜,揭下该膜,用水冲洗,晾干后,再在一定温度的氧化性气氛中加热一定时间,使氧化物晶化,即可获得钙钛矿结构的稀土复合氧化物。
(5)高压高温方法(HPHT法):将反应物按比例混合,在高温高压:3.0GPa、1100℃附近烧结制备所需样品。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均可制备钴酸钐基质的稀土复合氧化物,但是其产物杂质较多、颗粒较大、产品均匀性不好,而且一般烧结温度较高,一些方法还需要外加较高压力。煅烧法和高温法均需要将各成分长时间混合研磨,在高温下经历多次烧结,致使合成材料粒度较大。我们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钴酸钐具有成分均一度好、颗粒均匀、具有纳米尺度,并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节约能源消耗。
到目前为止,所研究过的有希望的SOFC阴极材料均为钙钛,矿结构,具有通式为ABO3(其中A、B分别为三价稀土金属和3d过渡金属)的一种无机物结构。AB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多种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催化材料,铁电材料以及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等。本方法中提出使用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在低温常压条件下与溶解后的醋酸钐和六水合氯化钴溶液混合,搅拌一定的时间,保证溶液PH在12以上,经多次实验发现700℃烧结制备出钴酸钐粉体纯度最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钴酸钐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Sm、Co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完全溶于去离子水,使用沉淀剂共沉淀;
(2)在反应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60-90min,所述的盐类浓度为0.01~3 mol/L条件下沉淀完全,固液分离,制备得到碱性前驱体;通过改变盐类的摩尔配比,可以在较大范围调整钴酸钐粉体的形貌;
(3)将前驱体在烘箱中120℃干燥2小时除水;
(4)将前驱体研磨,并在400-1000℃焙烧,得到具有钙钛矿结构的ABO3型电极材料。
所述Sm、Co的可溶性盐类化合物为氯化盐、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1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润滑轴承排水泵备用润滑水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高密度服务器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