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IFI的智能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0727.X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4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桂玲;向诚;谢峰粹;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ifi 智能 探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与地下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国家,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或事故现场环境相对复杂,易导致监测数据的适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自然灾害与地下工作面的情况是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当前,Android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具有开放性、应用程序相互平等和应用程序之间沟通无界限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WIFI(wireless fidelity)简称无线保真,作为一种无线局域网运用技术,不需要网线即可联入网络,电波覆盖范圈可达l00m,其凭借其组网方便、易于扩展以及高速传输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如何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将WIFI技术应用在坑道探测、救援、搜捕、辐射等特殊环境中,以监测坑道内实时图像、环境温湿度、可燃性气体浓度等多项参数,已经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探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WIFI的智能探测系统,包括智能探测车及移动智能终端;其中,智能探测车上安装有控制器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WIFI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及照明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WIFI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及照明模块分别通过串口总线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智能探测车通过WIFI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智能终端连接,移动智能终端上设置有UI操作界面。
在本发明中,所述WIFI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路由器、摄像头及云台;其中,摄像头安装在云台上,由云台带动实现水平方向旋转和垂直方向俯仰运动;云台由两路伺服电机(又称舵机)驱动,分别由控制云台水平方向左右旋转的水平伺服电机和控制云台垂直方向俯仰运动的垂直伺服电机及辅助电路构成,无线路由器与摄像头通过USB通信,与控制器模块通过UART串口通信。
在本发明中,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为Android手机平台。
在本发明中,所述UI操作界面左上角设置有显示区,用以显示温湿度、可燃性气体浓度的文本数据;左下角设置有开关区,用以控制智能探测车运行和照明模块;右下角设置有控制区与复位区,用于控制伺服电机运行从而带动摄像头上下左右运行及复位;移动智能终端通过自带WIFI与智能探测车上设置的无线路由器通信。
在本发明中,所述显示模块为大屏幕汉化彩色液晶显示屏。
在本发明中,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键盘输入指令,显示模块显示实时状态,以实现智能探测车的人机对话。
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模块由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及照明工作灯驱动电路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照明模块为恒流驱动芯片驱动LED工作灯。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电机工作电源、伺服电机工作电源及集成电路电源。
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模块以单片机为核心,所述单片机一端通过WIFI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智能终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串口总线与电源模块、驱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WIFI无线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及照明模块连接,单片机一方面通过串口控制传感器检测系统对环境温湿度、可燃性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与运算,并实时显示在智能探测车的显示模块上,处理完毕的数据存储在单片机内置的E2PROM内,以便后续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传送到移动智能终端显示;另一方面,当智能探测车接收到移动智能终端发来的车体运行或照明模块开关控制信号时,将驱动车体运行与照明模块的开启或关断;当需要拍摄清晰图像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操作控制区的触摸键,即可调节单片机PWM的占空比,驱动云台上的伺服电机调整各方位角度,从而带动摄像头调至所需的角度或复位至正常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燃性气体浓度传感器及红外测距传感器,在智能探测车开动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可燃性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坑道的温度、湿度及可燃气体浓度并将数据实时传递至移动智能终端,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检测障碍物,当小于安全距离时自动避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