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0528.9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阁;张凡;王恩泽;张政权;李良锋;周永生;陈倛;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02 | 分类号: | C09J1/02;C09J11/04;C09D1/02;C09D7/12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地址: | 62101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玻璃 粘结 耐水 固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水固化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
背景技术
硅酸盐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根据其碱金属种类不同,分为钠水玻璃、钾水玻璃、锂水玻璃、季铵水玻璃。钠水玻璃因其制造简单、价格便宜,绿色环保、耐酸、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防火材料、炉窑内衬、陶瓷、金属防腐、纸箱、灌浆材料、铸造材料等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机粘结剂之一。但水玻璃由于在硬化物中残留着吸水性较强的碱金属氧化物及水溶性的硅酸钠,因而耐水性能差,不适应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不能承受热水、沸水的冲击,限制了该胶粘剂的应用范围。
目前,常采用氟硅酸钠、缩合磷酸盐等固化剂提高水玻璃固化产物的耐水性,在这些固化剂在实际使用中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中国专利CN85103047A描述了一种水玻璃硬化剂,其固化产物的耐水性相比于氟硅酸钠作为固化剂的固化产物的耐水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固化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玻璃耐水固化剂,具有固化产物耐水性高,固化剂制备过程快捷简便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氧化钙(CaO)0.5—3份;硼酸(H3BO3)1—5份;氧化铝(Al2O3)5—30份;二氧化硅(SiO2)3—20份;氧化锌(ZnO)15—50份。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氧化钙1份、硼酸1份、氧化铝30份、二氧化硅3份、氧化锌25份。
进一步的,上述各组分的粒度均小于10μm。
进一步的,利用上述耐水固化剂制备水玻璃固化产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氧化钙、硼酸、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锌,混合均匀,制得固化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固化剂与水玻璃按质量比例2.5-4:5混合均匀;
步骤三:针对不同粘度水玻璃,在固化剂加入过程中,视情况加入适量的水,调节浆料的粘度,以使其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为准;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到的浆料室温放置2小时,再60℃加热8小时,即可得到具有良好耐水性的固化产物。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将固化剂三等分并分三次缓慢加入水玻璃中,充分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的水玻璃采用钠水玻璃或钾水玻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固化产物耐水性较高,固化剂制备过程快捷简便,有利于将水玻璃应用于防护涂层的制备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氧化钙(CaO)0.5—3份;硼酸(H3BO3)1—5份;氧化铝(Al2O3)5—30份;二氧化硅(SiO2)3—20份;氧化锌(ZnO)15—50份。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水玻璃粘结剂的耐水固化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氧化钙1份、硼酸1份、氧化铝30份、二氧化硅3份、氧化锌25份。
进一步的,上述各组分的粒度均小于10μm。
进一步的,利用上述耐水固化剂制备水玻璃固化产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上述质量份数称取氧化钙、硼酸、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锌,混合均匀,制得固化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固化剂与水玻璃按质量比例3:5混合均匀;
步骤三:针对不同粘度水玻璃,在固化剂加入过程中,视情况加入适量的水,调节浆料的粘度,以使其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为准;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到的浆料室温放置2小时,再60℃加热8小时,即可得到具有良好耐水性的固化产物。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将固化剂三等分并分三次缓慢加入水玻璃中,充分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的水玻璃采用钠水玻璃或钾水玻璃。
实施例1:
一种水玻璃耐水固化剂,各组分按质量份数包括:氧化钙3份、硼酸2份、氧化铝5份、二氧化硅20份、氧化锌15份,上述各组分的粒度均小于10μm。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制得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再生韧带和腱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或活检的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