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0304.8 申请日: 2014-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4782298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发明(设计)人: 韦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 韦江南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G01N21/25;G01N21/3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7403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板栗 配方 施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一种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特别是一种板栗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板栗树的施肥,重无机轻有机的现象普遍,化学肥料占80—90%以上,而多数农民不了解土壤美分状况及板栗树需肥规律,沿用习惯施肥模式,施肥过量,方法不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失衡、面源污染、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生理病加重、大小年结果、果实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肥得当、不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失衡、面源污染、提高果实品质、无生理病害的板栗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板栗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养分检测:

 1) 取样:选择典型栗林,地块面积为1.5—10亩,在图幅及调查表上做好记录,采样时沿树冠滴水线取两个对称点,采样深度40厘米,按栗园呈蛇形方向选10—12棵树,把所有采样点土样充分混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留取1千克左右样品,用塑料袋密封,填写调查表;

2)检测:晾干土样,进行前处理,进入土样检测,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样速效氮,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样有效磷,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样速效钾;

2、配方肥量计算:根据测试值的结果,进行配方肥量的计算,按照目标产量法,单位为千克,公式计算如下:

氮肥:亩施尿素量=(目标产量*0.00078-A*测试值)*0.412/0.00532,A的取值范围为0—0.00035,当测试值<50时,A的取值为0,当测试值为50—100时,A的取值为0.00015, 当测试值为>100时,A的取值为0.00035;

磷肥:亩施过磷酸钙量=(目标产量*0.00068-B*测试值)*2.3/0.0651,B的取值范围为0—0.00105,当测试值<50时,B的取值为0,当测试值为50—100时,B的取值为0.00100, 当测试值为>100时,B的取值为0.00105;

钾肥:亩施硫酸钾量= (目标产量*0.00513-C*测试值)*1.2/0.151,C的取值范围为0—0.00365,当测试值<120时,C的取值为0,当测试值为120—250时,C的取值为0.00125, 当测试值为250—320时,C的取值为0.00135,当测试值为>320时,C的取值为0.00145;

3、施肥: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按比例分三次进行施肥:雄花分化至开花座果期,以氮肥为主,尿素施入量为全年的2/3—4/5;果实膨大期,以磷肥为主,过磷酸钙 施入量为 全年的3/4—4/5;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氯化钾 施入量为全年的3/4—4/5;施肥时,在树冠滴水线处开环状沟,沟宽30cm,深15~20cm,将配方肥料搅拌均匀后撒入施肥沟,后回碎土踩实。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土壤养分检测、配方施肥量计算、施肥三个步骤,对土地进行了平衡施肥,因而,不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失衡、面源污染,施肥得当,提高果实品实,无生理病害。

典型例

典型例1: 盛果期板栗林,18年树龄,目标亩产250公斤,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硫酸钾9公斤。雄花分化至开花座果期,亩施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果实膨大期,亩施入尿素2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硫酸钾1公斤;果实生长后期,亩施入尿素1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硫酸钾8公斤。经现场查定,栗树结果累累,果枝分布均匀,亩产栗果达292.3公斤,栗园清洁干净无肥料污染及栗树存肥害现象,栗果饱满结实,鲜艳光亮,口感细腻,品质可佳;

 典型例2: 盛果期板栗林,13年树龄,目标亩产200公斤,亩施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硫酸钾8公斤。雄花分化至开花座果期,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果实膨大期,亩施入尿素2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硫酸钾1公斤;果实生长后期,亩施过磷酸钙0.5公斤、硫酸钾7公斤。经现场查定,栗树结果累累,果枝分布均匀,亩产栗果达232.6公斤,栗园清洁干净无肥料污染及栗树存肥害现象,栗果饱满结实,鲜艳光亮,口感细腻,品质可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江南,未经韦江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