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控土壤连作障碍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0192.6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骅毅;刘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骅毅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连作 障碍 生物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防控土壤连作障碍的生物有机肥料,是将麦饭石菌剂与饼粕固体发酵物按麦饭石菌剂:饼粕固体发酵物=1:1~4重量比混合,在密闭堆置条件下二次发酵24-36小时制成;
所述麦饭石菌剂是将菌株ACCC10388的活菌含量为8×109~1×1010个/ml的发酵液接种到麦饭石粉中,混合均匀后堆置20-26小时制成,麦饭石菌剂的活菌量为4×108~5×108个/克;
所述饼粕固体发酵物是将菌株ACCC10634和ACCC10626的发酵液接种到饼粕中,在含水量50~60wt%、pH为5.5-8.0条件下进行开放式固体发酵,发酵5~7天制成;其中,菌株ACCC10634和ACCC10626的发酵液的活菌含量为1×1010~1.5×1010个/mL,所得饼粕固体发酵物中活菌含量为1×109~2×109个/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饼粕为大豆饼粕、棉籽饼粕或蓖麻饼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饭石粉的细度为80-20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饭石菌剂:饼粕体发酵物=1:1.5-2重量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有机肥料中,以N计全氮含量质量比为3~5%,以P2O5计全磷含量质量比为2~3%,以K2O计全钾含量质量比为1~2%,有机质含量质量比为40~50%,水分含量质量比为15~30%,ACCC10388活菌量不低于1×108个/克。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控土壤连作障碍的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微生物菌株ACCC10388进行液体发酵,发酵条件为:
培养液采用蛋白胨5克、一水硫酸锰5毫克、自来水1000毫升,121℃、0.1MP保压30min进行灭菌。将菌种斜面活化后,摇瓶中扩大培养24h,然后按1-2%体积比的接种量转入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发酵罐培养20-26小时,培养发酵温度为28-30℃,转速为200转/分,按每分钟通入空气与发酵液的体积比计通气量为1:1-1.2;制得菌株ACCC10388发酵液,活菌含量为8×109~1×1010个/ml;
(2)将步骤(1)制得的ACCC10388的发酵液接种到麦饭石粉中,每吨麦饭石粉加50~60L发酵液,混合均匀后堆置20-26小时,使活菌量达到4×108~5×108个/克,得麦饭石菌剂;
(3)将微生物菌株ACCC10634和ACCC10626进行液体发酵,发酵生产条件为:
培养液采用去皮切碎煮熟的马铃薯200克、蔗糖或白糖或葡萄糖20克、自来水1000毫升,121℃,0.1MP保压30min进行灭菌。将菌种斜面分别活化后,摇瓶中扩大培养24h,然后按每种菌0.8-1.1%体积比的接种量转入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发酵罐培养时间20-26 小时,培养发酵温度为25-28℃,转速为200转/分,按每分钟通入空气与发酵液的体积比计通气量为1:1-1.2;使ACCC10634和ACCC10626两种菌的活菌总含量达1×1010~1.5×1010个/ml。制得菌株ACCC10634和ACCC10626的发酵液;
(4)按每吨饼粕加100~150L的发酵液的接种量,将步骤(2)制得的ACCC10634和ACCC10626发酵液接种到饼粕原料中,调节含水量50~60wt%和pH5.5-8.0,进行开放式固体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上升至50℃时,进行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共发酵5~7天,然后低温干燥或自然晾干,得饼粕固体发酵物;
(5)将步骤(2)的麦饭石菌剂和步骤(4)的的饼粕固体发酵物按重量比混合,使麦饭石菌剂占30~40%,饼粕固体发酵物占60~70%,后熟堆置24-36小时,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骅毅,未经刘骅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1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的自动倒缝离合机构
- 下一篇:数控模板缝纫机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