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膜塑编袋拾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0112.7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昌;程昌总;王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阳县凯达包装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31B1/04 | 分类号: | B31B1/04;B31B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膜塑编袋拾袋机 | ||
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是复膜塑编袋拾袋机。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包装行业所使用的包装用袋,大部分使用复膜塑编袋,复膜塑编袋包装物品具有防潮和防漏灰,成本低廉,经济实用,复膜塑编袋的生产方法是塑编制袋企业通过涂膜机械在塑编筒布表面涂一层热熔性塑料膜,然后自动牵引-自动裁切-人工接袋片-人工叠袋-人工送袋片-按阀口-人工送阀口袋片-缝两头底边-成品复膜塑编袋,从现有生产技术看,复膜塑编袋的生产制造,其中复膜塑编袋袋片的接叠及送袋片仍需要使用大量工人进行手工生产,工效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复膜塑编袋拾袋机,包括有转鼓1、主轴5、轴承4,主轴5紧固在固定架上,转鼓1通过轴承4安装在主轴5上,并以主轴5为中心可以转动,其特征在于:复膜塑编袋拾袋机还包括有隔板A3、隔板B14、承袋装置17和输送带6,隔板A3和隔板B14将转鼓1内空间分隔为A室2和B室9,隔板A3和隔板B14与主轴5连为一体,与转鼓1内壁滑动接触,主轴5上设计有内孔13和若干壁孔8,若干壁孔8与B室9相通,在转鼓1的外圆壁上设计有若干组径向孔。
作为优选,所述转鼓1为水平安装,承袋装置17安装在转鼓1的上方,输送带6安装在转鼓1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承袋装置包括有承袋架31、升降装置32,承袋装置安装在转鼓1的下前方,输送带35安装在转鼓1的下后方。
作为优选,所述转鼓1外圆壁上设计的若干组径向孔,沿转鼓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每组包括有沿转鼓1的轴向方向的若干个径向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代替复膜塑编袋生产过程中接袋片和送袋片的繁重体力劳动,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1-转鼓、2-A室、3-隔板A、4-轴承、5-主轴、6-输送带、7-第一组径向孔、8-壁孔、9-B室、10-第一只复膜塑编袋片、11-第二组径向孔、12-第二只复膜塑编袋片、13-轴孔、14-隔板B、15-第三组径向孔、16-第三只复膜塑编袋片、17-承袋装置,本复膜塑编袋拾袋机,包括有转鼓1、隔板A3、轴承4、主轴5、输送带6、隔板B14和承袋装置17,主轴5紧固在固定架上,转鼓1通过轴承4安装在主轴5上,并以主轴5为中心可以转动,隔板A3和隔板B14将转鼓1内空间分隔为A室2和B室9,隔板A3和隔板B14与主轴5连为一体,与转鼓1内壁滑动接触,主轴5上设计有内孔13和若干壁孔8,若干壁孔8与B室9相通,在转鼓1的外圆壁上设计有若干组径向孔,各组径向孔沿转鼓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本实施例设计有第一径向孔7、第二组径向孔11、第三组径向孔15等四组,
参照图2:1-转鼓、2-A室、3-隔板A、4-轴承、5-主轴、6-输送带、8-壁孔、9-B室、13-轴孔、14-隔板B、17-承袋装置、21-第二组径向孔A位、22-第二只复膜塑编袋片A位、23-第三组径向孔A位、24-第三只复膜塑编袋片A位、25-第一只复膜塑编袋片A位、26-第一组径向孔A位,如图所示,主轴5设计有轴孔13,轴孔13与真空泵连接,通过若干壁孔8使B室9成为负压,结合图1,B室9为负压,从而使与B室9相通的第三组径向孔15、第二组径向孔11和第一组径向孔7为负压,可吸住置于其孔边的复膜塑编袋片,转鼓1按图示方向旋转时,由于第三组径向孔15吸住复膜塑编袋片16和转鼓1旋转的惯性使复膜塑编袋片贴着转鼓1外表面随转鼓1运动,当转鼓1旋转一定角度时,各组径向孔都到达自己的A位,此时第一组径向孔A位26已离开B室9到达A室2,B室9有负压而A室2没有负压,此时图1中的第一只复膜塑编袋片10运动到图2中的复膜塑编袋片A位26失去吸力而掉下到输送带6上被送走,或累积到一定数量计数后被送走,本实施例技术特别适用于复膜塑编袋片生产线上的自动栽切袋片后的自动接袋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代替复膜塑编袋生产过程中接袋片和送袋片的繁重体力劳动,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照图3:1-转鼓、2-A室、3-隔板A、4-轴承、5-主轴、8-壁孔、9-B室、13-轴孔、14-隔板B、31-承袋架、32-升降装置、33-等待位复膜塑编袋片、34-一组径向孔B位、35-输送带,36-复膜塑编袋片B位、37-一组径向孔C位,如图所示,主轴5设计有轴孔13,轴孔13与真空泵连接,通过若干壁孔8使B室9为负压,从而使与B室9相通的一组径向孔B位34处为负压,可吸住接触于其上的等待位复膜塑编袋片33,转鼓1按图示方向旋转时,由于一组径向孔B位34吸住复膜塑编袋片33和转鼓1旋转使复膜塑编袋片33贴着转鼓1外表面随转鼓1运动,当一组径向孔B位34旋转到一组径向孔C位37时,一组径向孔C位37已离开B室9到达A室2,B室9有负压而A室2没有负压,此时复膜塑编袋片36失去吸力而重力落下掉到输送带6上被送走,或累积到一定数量计数后被送走,供后工序进行自动化生产,本实施例技术特别适用于复膜塑编袋生产线上的自动按阀口、自动缝底的自动送袋片工作,等待位复膜塑编袋片33在升降装置32作用下使复膜塑编袋片吸走第一只,第二只就自动升上贴紧转鼓1外圆面等待连续供袋片;本实施例技术中的承袋装置改为输送机,即可用于自动接收袋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代替复膜塑编袋生产过程中接袋片和送袋片的繁重体力劳动,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阳县凯达包装机械厂,未经平阳县凯达包装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子尺寸稳定性好面料
- 下一篇:用于加工工件的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