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机械、动态节能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0063.7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唐修俊;谭松涛;曹小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9/04 | 分类号: | F02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动态 节能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动态节能系统,用于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设置有发动机(40)和负载敏感变量泵(50),其特征在于,该动态节能系统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30),连接于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50)的出口端,用于测量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50)的出口压力;
检测装置,连接于与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50)连接的主阀(51),用于测量所述主阀(51)的控制信号;
控制器(10),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0)、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发动机(40)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10)用于根据所述主阀(51)的控制信号确定当前主油路流量,并根据当前主油路流量及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50)的出口压力的需求,动态控制发动机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先导阀(52),配置有液控手柄(53),所述先导阀(52)与所述主阀(51)连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20),设置于所述先导阀(52)与主阀(51)之间,并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用于测量所述先导阀(52)的先导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51)的控制信号为先导压力,所述控制器(10)内预设有所述先导压力与主阀开度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根据当前主阀开度确定当前作业所需的主油路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先导阀(52),配置有电控手柄(54),所述先导阀(52)与所述主阀(51)连接;
其中,所述主阀(51)的控制信号为所述电控手柄(54)的电流信号;所述电控手柄(54)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所述控制器(10)内预设有所述电流信号与主阀开度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根据当前主阀开度确定当前作业所需的主油路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动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0)检测到的出口压力;
处理单元,与所述输入端连接,用于处理所述控制信号及所述出口压力,以获取当前所需的主油路流量及出口压力;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主油路流量及出口压力不同组合下对应的发动机最优转速;
匹配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查找与所述主油路流量及出口压力相匹配的发动机最优转速;
输出端,与所述匹配单元及所述发动机(40)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动机(40)发送控制指令,使其以所查找到的发动机最优转速进行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还包括:
熄火控制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当所述出口压力低于预设压力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长时,向所述发动机(40)发出熄火指令。
7.一种动态节能方法,用于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设置有发动机和负载敏感变量泵,其特征在于,该动态节能方法包括:
对应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出口压力及主油路流量的不同组合,以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与油泵效率的最小比值作为标准,预先设置并存储发动机最优转速;
检测并获取当前作业所需的主油路流量及出口压力,并据此选取对应的发动机最优转速;
将所选取的发动机最优转速作为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发动机,使所述发动机采用所选取的发动机最优转速进行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并获取当前作业所需的主油路流量包括:
预先建立动力传动系统的主油路中主阀开度与主阀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
获取动力传动系统中当前主阀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当前主阀控制信号获取所述当前主阀开度,根据所述当前主阀开度确定当前作业所需的主油路流量;
其中,所述主阀控制信号为用于控制所述先导阀的先导压力或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00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