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粕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919.9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冠勇;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多糖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粕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花生主产国之一,产量全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据统计,我国花生的年产量达1522万吨,已超过大豆(1520万吨),成为我国油料作物之首,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均居国际第一位。除了本国利用以外,我国大量的花生都是作为原料出口,花生深加工产业较为薄弱。以花生出口占全国70%的山东省为例,目前有18个花生食品专业加工厂,28条生产线;而花生产量只有我国0.1%的日本拥有上千家花生食品生产厂,人均花生食品占有量为我国的3-4倍。
我国对花生的深度开发利用起步较晚,目前花生的消费利用比例大致为榨油占50%~60%,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占25-35%(其中深加工的只占10%左右),出口3-5%,用种占8%左右。花生榨油是我国花生最主要的利用途径,榨油后剩下的饼粕由于蛋白过度变性使得营养价值降低通常作为家畜饲料、肥料。而美国所产花生主要以加工系列消费食品为主(约60%),仅15%的花生用于榨油。花生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以及一些不溶性的花生纤维成分,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除了粗蛋白外,花生粕中多糖含丰富,高达32.50%。多糖是指一类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和藻类地衣中。其中研究较早且最多的是从细菌中得到的各种荚膜多糖,它在医药上主要用于疫苗。1984年,苏联人在荷兰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碳水化合物讨论会上报道了荚膜多糖用作疫苗,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在对各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提高了对植物多糖的关注。植物多糖研究比较深入的是茶多糖、胖大海多糖、南瓜多糖、苦瓜多糖、银杏叶多糖、枸杞多糖等等,植物多糖在抗生素替代物及保健品领域已经取得很好的应用。多糖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降低糖脂、延缓衰老等活性,在医疗保健、食品、动物养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多糖生物学功能认识的深入,多糖生物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争夺生物化学研究的制高点。以多糖为重点的糖工程研究可能是继蛋白质、基因工程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前沿科学。
目前国内提取多糖大多采用的方法是:水提法或者用强酸强碱提取法。水提法虽然工艺简单,多糖食品安全性高,但得率很低。使用强酸或者强碱提取花生多糖,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得率,但由于反应作用条件强烈,对多糖的食品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高效、绿色的将多糖从花生粕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酶法提取是目前新兴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生物提取技术,通过酶法破坏植物细胞壁,增加多糖等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来提高提取效率。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酶法的优点主要有:① 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不易变性;② 提高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③ 降低成本。环保节能;④ 工艺简单可行。本发明通过对复合酶法提取花生粕中多糖技术的研究、不同提取方式花生多糖理化性质及结构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花生体外抗氧化性的影响,建立花生粕多糖酶法高效提取技术,为开发利用我国的花生粕多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高效的生物复合酶提取花生粕中的多糖,有效去除其中的蛋白质,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多糖的功能特性,避免有机溶剂的污染,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并提高多糖的纯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施的:
一种花生粕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取花生粕原料,粉碎至500-1000目,按照1∶5~1∶10的料液比(kg/L)加入浓度为70%乙醇溶液,然后在30~40℃和搅拌速度为150~26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30min,抽滤,取滤渣;
(2)酶解蛋白:取预处理后滤渣,加入8-10倍重量的培养液,配制悬浊液,以利于酶的充分结合,然后添加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ase(诺维信),酶的添加量按照0.3g/ml悬浊液添加,酶解温度为25-30℃,pH值5-7,酶解时间为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锅
- 下一篇:具有干烧报警功能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