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部件的弹性保持机构及减小结合部件间的缝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830.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S.E.莫里斯;J.M.库什纳;V.L.恩耶迪;J.P.拉瓦尔;P.J.奥戈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涛,杨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部件 弹性 保持 机构 减小 缝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合在一起的部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结合部件的弹性保持机构,以及减小结合部件之间的结合缝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待在制造工艺中配合在一起的部件基于部件之间的配合机构而受到位置波动的影响。一种常见机构包括通过2路和/或4路阳性对齐特征相对于彼此相互定位的部件,所述阳性对齐特征通常为尺寸较小的阳性结构,其被接收到相应的尺寸较大的阴性对齐特征中,比如呈开口或槽形式的孔眼。替代地,可以采用双面胶带、胶粘剂或焊接工艺来配合零部件。与确切配合机构无关,在对齐特征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存在间隙,其被预定为与作为加工(或制造)偏差的结果而产生的配合特征的预期尺寸和位置波动公差匹配。作为结果,配合部件之间的显著位置波动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可能造成存在非所需地大的且变化的缝隙以及其它方面的配合不良。对齐和附接特征之间的间隙可能导致配合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其可能造成品质感觉差。附加的非所需影响可能包括例如配合部件的吱吱声和咯咯声(squeaking and rattling)。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结合部件的保持机构包括第一部件,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界面边缘。还包括第二部件,其被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界面边缘接触的第二界面边缘、和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处于重叠构造的端部。进一步包括孔眼,其由孔眼壁限定出,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部。再进一步包括可弹性变形突部,其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伸出,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在所述孔眼壁的端部区域附近与所述孔眼相适地接合,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在与所述孔眼壁接合时弹性地变形。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小结合部件之间的缝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部件的第一界面边缘定位成第二部件的第二界面边缘紧邻。所述方法还包括:使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伸出的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突部与由孔眼壁限定出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部的至少一个多个孔眼接合,其中所述接合是在所述孔眼壁的端部区域附近。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突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孔眼接合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突部弹性变形。所述方法再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界面边缘与所述第二界面边缘接合成紧密的装配接合。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地毯保持器和柱机构包括第一装饰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界面边缘。还包括第二装饰部件,其被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装饰部件,所述第二装饰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界面边缘接触的第二界面边缘、和与所述第一装饰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处于重叠构造的端部。进一步包括孔眼,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装饰部件的端部,并由孔眼壁限定出。再进一步包括可弹性变形突部,其从所述第一装饰部件的第一主体部伸出,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在所述孔眼壁的端部区域附近与所述孔眼相适地接合,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在与所述孔眼壁接合时弹性地变形。
本公开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用于结合部件的保持机构,包括:
第一部件,具有第一主体部和第一界面边缘;
第二部件,被操作地联接至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界面边缘接触的第二界面边缘、和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处于重叠构造的端部;
孔眼,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部,并由孔眼壁限定出;和
可弹性变形突部,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伸出,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被构造成在所述孔眼壁的端部区域附近与所述孔眼相适地接合,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形成,并且被构造成在与所述孔眼壁接合时弹性地变形。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保持机构,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是具有空心部分的管状构件。
3.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保持机构,其中,所述管状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管状构件的远端端部附近的倾斜区域。
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保持机构,其中,所述孔眼包括具有槽宽度的槽,并且其中所述可弹性变形突部包括大于所述槽宽度的突部宽度。
5.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保持机构,进一步包括:多个可弹性变形突部和多个孔眼,所述多个孔眼由多个孔眼壁限定出。
6.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保持机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界面边缘与所述第二界面边缘的完全接合位置,其中所述多个可弹性变形突部的变形量相对于彼此在总体上被平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