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组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421.2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6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组件 及其 应用 | ||
一种换热器组件及其应用,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微通道蒸发器、微通道冷凝器以及位于外部的壳体。所述微通道蒸发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若干第一流通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通管接触的第一翅片。所述微通道冷凝器包括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若干第二流通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管接触的第二翅片。所述微通道蒸发器为多层蒸发器,其包括沿所述空气流动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换热芯以及第二换热芯。所述第一流通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上的第一流通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芯上的第二流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流通部与所述第二流通部的第一换向部。所述壳体设有沿所述空气流动方向遮挡所述第一换向部的遮挡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以及蒸发器,其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被统称为换热器。
某些现有的洗衣机或者洗衣干衣机中利用上述热泵系统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湿衣物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管翅式的蒸发器与冷凝器。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何较好的对空气进行导向以减少绕过所述换热器而不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漏风的换热器组件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组件,其包括微通道蒸发器、微通道冷凝器以及承载所述微通道蒸发器与所述微通道冷凝器的壳体,所述微通道蒸发器与所述微通道冷凝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微通道蒸发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一、第二集流管的若干第一流通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流通管接触的第一翅片,所述第一流通管设有用以供制冷剂流动的若干第一微通道腔体;所述微通道冷凝器包括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三、第四集流管的若干第二流通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管接触的第二翅片,所述第二流通管设有用以供制冷剂流动的若干第二微通道腔体;所述微通道蒸发器为多层蒸发器,其包括沿所述空气流动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换热芯以及第二换热芯,所述第一流通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上的第一流通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芯上的第二流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流通部与所述第二流通部的第一换向部,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沿所述空气流动方向遮挡所述第一换向部的遮挡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向部为未与所述第一翅片接触的第三无翅片区,所述遮挡壁设有若干用以让少量空气穿过的风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遮挡壁包括第二遮挡壁,所述第二遮挡壁设置于或者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通道冷凝器为多层冷凝器,其包括第三换热芯以及第四换热芯,所述第二流通管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三集流管且位于所述第三换热芯上的第三流通部、连接于所述第四集流管且位于所述第四换热芯上的第四流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流通部与所述第四流通部的第二换向部;所述第一换向部位于所述微通道蒸发器的顶部,所述第一、第二集流管位于所述微通道蒸发器的底部,所述第二换向部位于所述微通道冷凝器的一侧,所述第三、第四集流管位于所述微通道冷凝器的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流通管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流通管横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共同收容所述微通道冷凝器的第二换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94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