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片对及触摸面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38886.6 | 申请日: | 2014-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篠田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触摸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片对及触摸面板,例如涉及适合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导电片对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信息终端的领域,大多使用触摸面板。目前,触摸面板向信息终端等小型设备的应用成为主流,但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应用于台式PC的显示器等,可推进大型化。在触摸面板的电极使用ITO(铟锡氧化物)的情况下,随着触摸面板的大型化,电极间的电流传输速度越来越慢,存在直到检测到手指尖的接触的响应速度变慢之类的问题。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8274号公报)公开的是将由金属制细线(金属细线)构成的格栅排列多个而构成电极的导电片。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将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格栅排列多个而构成电极,由此,能够使表面电阻下降,能够解决上述的响应速度迟缓的问题。
通常,在触摸面板上需要有具备用于探测第一方向(x方向)的手指位置的电极(x电极)的导电片及具备用于探测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方向)的手指位置的电极(y电极)的导电片这两者。这些导电片在对位后,经由透明粘合层(OCA)、基板层等进行层叠。形成于导电片的电极由图形(格栅)构成,该图形(格栅)由比肉眼的分辨率还细的例如线宽30μm以下的金属细线描绘而成。这是因为由比肉眼的分辨率还细的金属细线以充分的开口率描绘出的图形(格栅)用肉眼看不见,所以导电片单独看上去是透明的。但是,在将前述的两个导电片层叠的情况下,因在装配工序等中产生的位置偏移,各导电片的金属细线彼此会接近,由此,两根以上的金属细线会在x、y方向上不经由空隙地相邻排列而形成束,其结果是,该束成为可见,触摸面板的可见度有时会下降。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层叠也无损可见度的导电片对及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导电片对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具备由将导线形成的第一图形排列多个而成的第一图案区域和未排列第一图形的第一空白区域构成的第一导电图案。第二导电片具备由将导线形成的第二图形排列多个而成的第二图案区域和未排列有第二图形的第二空白区域构成的第二导电图案。在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对位层叠的情况下,以第一图案区域和第二图案区域不重合的方式调节第一空白区域和第二空白区域的大小及相对位置。经由形成于第二导电片的空白区域而邻接的图案区域彼此通过连接图案而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片对,即使层叠也无损可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放大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电片对及它们的导电图案的平面图;
图2是局部省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触摸面板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电片对的各导电图案及将这两个导电片对位层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导电片对的各导电图案及将这两个导电片对位层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导电片对的各导电图案及将这两个导电片对位层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导电片对的各导电图案及将这两个导电片对位层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导电片对的各导电图案及将这两个导电片对位层叠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将导线设为曲线而形成的格栅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部上附加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终端中的摘要信息列表显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子白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