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830.0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乃惠;潘敏周;梁晓妮;雷军强;覃稳梅;吴永才;苏颖;蒙会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A01G16/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458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稻米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稻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化学药剂等人工合成物品,而尽量使用牲畜粪便、绿肥、秸秆还田等有机肥和有机饲料,试用各种生物和物理措施来防治病虫害的农业生产方式。20世纪70年代,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有机农业无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且口味好、安全优质,因而在世界100多个国家迅速获得了推广应用,我国的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以植物类产品为主,世界主要的主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就是其中之一。有机水稻在黑龙江、福建等地,都获得了较大面积的种植,2011年,我国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1.9万hm2。
种植有机水稻对我国有重要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添加剂等化合物,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而有机水稻的种植,一方面可以满足国民对优质水稻产品的要求,提高食品的安全、绿色度。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降低牲畜粪便、农药等造成的农业污染,此外,还有利于保护我国生态的多样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中国专利号:ZL201210370297.1,发明名称为:有机水稻栽培方法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栽培方法,包含(1)培育秧苗(2)肥料施用(3)合理密植和(4)田间管理四个步骤,其关键在于:所述肥料施用分为两步:第一步为腐熟农家肥的制备及其施用:将微生物肥均匀喷洒在农家肥中,覆盖塑料薄膜,处理21天后制得,然后施用腐熟农家肥于田里;第二步为施用微生物肥:喷施微生物肥于水深小于3cm的稻田里,施用15天后插秧。
中国专利号:ZL201310487652.8,发明名称:一种有机水稻的栽培方法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壮秧、本田管理、适时收获五大步骤。其中种子处理包括:(1)晒种选种:浸种前5~7天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3~4次,经过晾晒后的种子,经行盐水比重选种,盐水比重1.13,即50kg水加大盐粒12-12.5kg,充分溶解;(2)浸种催芽:采用电器增温、地火龙增温、双膜增温等保温措施进行浸种,浸种时水层要没过种子20cm以上,温度11~12℃,时间为5~7天;使用恒温催芽器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为25~28℃,时间为20~24小时,根芽呈双山型,催芽过程中为了保证芽长一致,要经常检查催芽器内上、中、下层的温度变化,要上下、内外倒种2~3次,保持种子温度均衡。田间管理包括:水层管理、人工除草、喷施叶面肥、病害防治。喷施叶面肥具体为:使用专用强力酵素有机叶面肥在水稻分蘖中期6 月中旬喷施一次,之后每个7 天喷一次,共喷2~3 次;病害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施肥、适时晒田控制徒长苗等水稻健身栽培措施来防治。
从上述文献可知,在现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有机水稻的产量与品质,采用了种子处理以及施用腐熟农家肥和微生物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1)水稻种子未经包肥营养处理,可能在育苗阶段造成秧苗成活率低、秧苗质量较差,影响水稻产量;(2)施药与施肥分开,增加了工作量,而本发明将药肥同时施入,将两项工作一起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药肥互相促进,提高了药效和肥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稻米的种植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稻米种植方法造成稻米有害残留物含量高,稻米品质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有机稻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米种子包肥处理 :选择有机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稻米种子, 晴天晒种3~5天后,采用包衣肥对稻米种子进行干种包衣或湿种包衣,种肥包衣比为:35~50:1。
选择有机稻米种子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具体品种可以为:金优463、株两优4024、五丰优308、特优63、T78优2155、博优253。选择品种应遵循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所述包衣肥的重量组成为:海藻提取物1~10份,硼酸盐5~8份,磷矿粉15~25份,镁矿粉10~20份,钾矿粉10~20份,环糊精20~45份,腐殖酸5~8份,余量为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州县科学技术局,未经象州县科学技术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