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链路可靠性条件下的网络传输效能提高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38144.3 | 申请日: | 201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白勇;刘竟成;刘期烈;刘苡村;陈宏涛;刘强;于治楼;邓志吉;黄凯明;魏逢一;吴晶晶;杨鑫伟;姚辉;郑伟忠;杨敬民;沈翀;黄金灿;曾浩;林镜华;宋立华;冷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可靠性 条件下 网络 传输 效能 提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网络和优化。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不仅要对用户提供传统的语音服务,还要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web浏览等混合服务。不同的业务对误码率、时延和抖动等服务质量有着不同要求。无线通信网的业务按传输的时效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时业务如语音、视频等(对实时性要求严格,但可以容忍一定的误码率);一类是非实时性业务如数据等(对实时性要求不严格,但对误码率要求较高)。
对于混合业务的传输不但要求传输链路具有高可靠性,还要求能最大程度利用网络的传输能力,而传统的基于OSI分层的模型是对网络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结构。其使用分布式和模块化的方式对网络进行描述,其中每一个模块(层)控制和调节相应的网络决策和参数信息,并接收和传递其它层的动态或静态的网络参数信息。一方面,协议实体中的各层使用各自的局部信息和决策变量获得各层独立的性能优化,因而在现有分层机制上对网络进行全局优化只能通过调节各层独立的管理控制机制实现,因此实现机制较为复杂,难以达到控制系统中理想的网络性能优化性能目标。另一方面,基于OSI模型设计的网络具有可扩展易实现等优点,但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效能较低,缺乏公平性,网络的可管理能力较弱。
为此可通过分解理论实现对控制系统中的通信网络性能的统一调节和优化,其通过将网络性能统一(全局)优化模型分解为包含多个协议层和协议层间信息的局部优化模型获得,其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分层独立性能优化模型,具有较低的性能目标达成复杂性以及网络性能目标实现高准确性。
通过分解通信网络性能优化模型为相应的次最优利用模型或子模型,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因此,为保证传输链路的高可靠性要求条件下,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传输速率的自适应调节,需采用高效的传输速率的自适应调节设计方法和网络资源优化方法,实现混合业务资源的高效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证传输链路的高可靠性要求条件下,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传输速率的自适应调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证链路可靠性条件下的网络传输效能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
A、设置链路可靠性与网络性能综合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分解,获得最优工程解;
B、建立传输速率自适应调节机制。
所述步骤A中,设置链路可靠性与网络性能综合优化模型,采用如下子步骤:
a.发送端资源利用与链路使用代价的优化
maximize[Us(xs,ρs)-λs(t)xs-μs(t)ρs]
其中为链路使用代价更新机制,λs(t)为使用链路L(s)传输第t次发送数据的网络拥塞代价,ρs(t)为使用链路L(s)传输第t次发送数据的链路可靠性。
b.链路资源利用与链路使用代价的优化
0≤rl,s≤1
链路使用代价更新机制为:
λl,s(t+1)=[λl,s(t)-β(logcl,s(t)+logrl,s(t)-xs(t))]
其中λl,s(t)为在第t次使用链路L(s)的拥塞代价。
c.链路速率需求与链路可靠性的综合目标优化
建立满足高效的链路传输速率和链路可靠性的网络资源效能最优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为被发送业务源的权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未经黄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