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033.2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燕妮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18;B01D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李韵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井 自动 磁性 捞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
背景技术
在轧钢过程中,轧机轴承、轧辊等均需水冷却,铁皮沟需水来冲洗,用过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皮,每炼1吨钢,大约产生17千克以上氧化铁皮,这些氧化铁皮绝大部分进入水中,使水中的悬浮物含量高达几千mg/L,因此冷却水不仅不能直接利用,而且根据环保要求也不能直接排放。由此,轧钢系统需要水处理及循环设施。
旋流井是一种涡流式沉淀池,其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的氧化铁皮回收及循环水系统,随着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旋流井的应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旋流井的工作原理是含有大量氧化铁皮的污水由流入口沿切线方向流入旋流井,大颗粒的氧化铁皮沉降至旋流井底部,粒径较小的氧化铁皮随循环水进入化学除油器进行混凝沉降,循环水经混凝沉降后重新返回至轧机浊环系统。
旋流井清理氧化铁皮问题一直是制约产量的瓶颈,通常的方法是沉降于旋流井底底部的氧化铁皮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后由抓渣机抓出井外,返回炼钢工艺进行循环利用,整个过程需要使用大量人力才能完成,这种传统的氧化铁皮清理方法不仅浪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对工作环境卫生造成很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一般旋流井氧化铁皮清理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通过设置纵向连通旋流井口及旋流井底部的传动机构,及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多个锥形槽,使锥形槽顺次经过旋流井底部进行氧化铁皮的收集,并通过电脑的控制及传动机构的转动,使收集有氧化铁皮的锥形槽自动运转到旋流井口,实现旋流井底部的氧化铁皮的自动收集清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利用冷却水中的氧化铁皮具有磁性的特点,通过将所述锥形槽设置为带有磁性的网格状,使氧化铁皮通过磁力吸附在锥形槽内,并通过电脑对锥形槽磁性的控制,使锥形槽到达井口时自动卸载后循环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包括:
传送机构,其包括转动轮和传动带,所述转动轮包括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纵向排列并具有一定的间隔,所述转动轮与一电机连接并由其带动进行转动,所述传动带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外部并由所述转动轮带动进行转动;
捞渣机构,其为多个顶端具有开口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为一倒置的圆锥体,所述锥形槽的侧壁和底部均为网格状设置,所述锥形槽与所述传动带连接并由其带动进行转动,所述锥形槽通过铰链与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锥形槽采用磁性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铰链的第一端与所述锥形槽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带通过固定轴与卡环的配合活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固定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传动带上,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铰链的第二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以能够使铰链以所述固定轴为轴心进行180度翻转的方式卡扣于所述固定轴的凹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铰链的长度为2-2.5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第一转动轮设置于旋流井口上方1.5-2米的位置,所述第二转动轮设置于距离旋流井底部1.5-2米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锥形槽的顶端开口为圆形,该圆形的直径为2-2.5米,所述锥形槽的开口面积大于锥形槽的底部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中,所述转动轮及多个锥形槽均与电脑连接并由电脑控制,所述锥形槽的磁性由电脑控制产生或消失。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旋流井自动磁性捞渣机,通过设置纵向连通旋流井口及旋流井底部的传动机构,及与该传动机构连接的多个锥形槽,使锥形槽顺次经过旋流井底部进行氧化铁皮的收集,并通过电脑的控制及传动机构的转动,使收集有氧化铁皮的锥形槽自动运转到旋流井口,实现旋流井底部的氧化铁皮的自动收集清运,使氧化铁皮的清运效率提高30%以上,且节省大量的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燕妮,未经吴燕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