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37696.2 | 申请日: | 201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其钗 |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传送 驱动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衔接更紧密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型茶叶机械中的各个部分如杀青机、烘干机等之间均通过传送机进行相互之间的茶叶运输。
现有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与驱动轴之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且滚筒与驱动轴之间的衔接存在空隙,在转动过程中易出现脱落,滚筒与而且滚筒与传送皮带之间是直接进行传动,这样的方式会造成滚筒与皮带之间的直接磨损,在更换滚筒或者在传送过程中出现的茶漏的情况时,会造成生产的中断,对于大型茶叶生产企业来说是十分不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驱动滚筒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防止了生产过程的中断,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包括滚筒本体以及驱动轴,所述滚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出口和入口,所述驱动轴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以及入口中穿过,在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与所述驱动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具有内环和外环的轮毂,所述轮毂的内环固定嵌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轮毂的外环嵌套连接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的边缘外。
上述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所述轮毂的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辐板。
上述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外侧分别设有冶盖,所述冶盖螺栓连接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边缘处。
上述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还包括胀套,所述胀套设置于所述冶盖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边缘之间。
上述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所述滚筒本体的外表层覆盖有加强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驱动滚筒与驱动轴之间通过轮毂连接得更加紧密,而且轮毂的中间采用辐板,刚性大而且耐冲压,保证了在转动过程中的强度;
(2)在所述冶盖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或者入口之间还设有胀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滚筒本体与驱动轴之间的刚性碰撞。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叶传送机的驱动滚筒,包括滚筒本体1以及驱动轴2,所述滚筒本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出口和入口,分别用于穿过所述驱动轴2,所述驱动轴2从所述滚筒本体的出口以及入口中穿过,所述驱动轴2连接的外在的电机或者其它的动力机械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所述驱动轴,进而通过所述驱动轴2与所述滚筒本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
在所述滚筒本体1的出口或者入口与所述驱动轴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具有内环和外环的轮毂3,所述轮毂3的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辐板4,连接于所述轮毂3的内环和外环之间的辐板4呈发射散状,刚性大,而且受热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强度与硬度,有效地承载了在传输烘干的茶叶的过程中散发的热量。
所述轮毂3的内环固定嵌接于所述驱动轴2,所述轮毂3的外环嵌套连接于所述滚筒本体1的出口或者入口的边缘外。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本体1的出口或者入口外侧分别设有冶盖5,所述冶盖5螺栓连接于所述滚筒本体1的出口或者入口边缘处。
进一步地,该驱动滚筒外部还包括有胀套7,所述胀套7设置于所述冶盖5与所述滚筒本体1的出口或者入口边缘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本体1的外表层覆盖有加强环6,在滚筒本体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传动皮带对滚筒本体的直接摩擦,从而降低了滚筒本体的磨损强度,延长了所述滚筒本体的寿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其钗,未经陈其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巷人车
- 下一篇:智能化汽车能量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