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37328.8 | 申请日: | 201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1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骐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和智控(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立 离散 人机交互 机制 方法 | ||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注并解决了一个机器系统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人机交互需求点的问题,以及对这些人机交互需求点的集合如何组织应答以形成有效的“人机交互机制”的问题,它包括:
(1)本发明明确指出了当一个机器系统遇到非结构化信息(不能用该机器系统已有的、确定的逻辑规则描述的信息)时,即产生一个人机交互需求点;
(2)本发明明确指出了当一个机器系统遇到结构化信息(能够用确定的逻辑规则描述的信息),但是在所述该机器系统中没有预设已知的对该信息进行处理的规则时,即产生一个人机交互需求点;
(3)本发明明确指出了当操作者(或使用者,以下统称为操作者)对所述机器系统的运行结果或环境状态不满意时,即产生一个人机交互需求点;
(4)本发明明确指出了一个机器系统的所有所述人机交互需求点的集合按照“不引起操作者的行为流程或思维流程产生中断、跳转,也不导致机器系统的运行流程中断”的原则进行组织以及设计应答方式,即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人机交互机制”;
(5)本发明明确指出了一个所述有效的“人机交互机制”不是一个集中的人机交互界面或装置,而是分布在人机交互需求点出现的环节,能够让操作者对人机交互请求及时给予应答的、离散式的人机交互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机器系统与操作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对待,通过两者共同构成的流程模型来完成所述人机交互需求点的辨识以及人机交互需求点产生的位置及其原因、目的,它包括:
(1)本发明明确指出了通过将一个机器系统的运行流程与该机器系统的操作者的行为流程或思维流程相互衔接、交互,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机互补运行流程模型”,此模型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机器系统在有人操作时的真实运行轨迹,包括不同的操作者基于其知识、经验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响应后,可能导致该机器系统不同的运行轨迹,这也是实施本发明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2)通过上述“人机互补运行流程模型”,可以实现所述人机交互需求点的辨识,包括人机交互需求点的原因、目的及出现的位置或环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其特征是全面、即时响应人机交互需求点,不使所述“人机互补运行流程模型”发生中断、跳转,则,即可形成有效的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效的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是一系列无处不在的(Ubiquitous)人机交互需求点及其响应方式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离散式人机交互机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机器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人造装置,它包括:
(1)纯机械装置,机械运动(如齿轮运动、杠杆运动)也是一种运算过程,有输入、有输出,当输入超出该机器已知的设计范围时,即产生一个人机交互需求点;
(2)机电装置,其中电气部分可以包含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程序,也可以是由电路开关、继电器为主构成而不包含程序;
(3)电子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单纯用于数据运算的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和智控(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三和智控(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3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组合的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喷涂保温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