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盐水钻井液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7054.2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昌;邓红琳;李克智;王翔;牛萌萌;党冰华;陈晓华;梅洁;张永清;冯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12 | 分类号: | C09K8/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盐水 钻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井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盐水钻井液。
背景技术
钻井液是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钻井液的作用主要为:清洁井底,携带岩屑;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在井壁形成滤饼,封闭和稳定井壁;控制地层压力;悬浮岩屑和加重剂;有效传递水力效率;水力破碎岩石等。钻井液按分散介质(连续相)可分为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气体型钻井流体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水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以粘土(膨润土)、加重剂及各种化学处理剂为分散相的溶胶悬浮体混合体系。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的日益进步,水基钻井液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盐的复合盐水钻井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复合盐水钻井液普遍应用于深井、超深井的高压储层,通常钻井液密度大于1.20g/cm3,而对于地层孔隙压力≤1.0g/cm3的常压-低压储层从未开展过复合盐水钻井液的应用研究,目前的复合盐水钻井液还不能满足常压-低压储层钻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盐水钻井液,解决现有的复合盐水钻井液不能满足常压-低压储层钻井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盐水钻井液,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00份、氢氧化钠(NaOH)0.12~0.17份、聚阴离子纤维素(PAC)0.15~0.25份、羧甲基纤维素(CMC)0~0.3份、碳酸钙(CaCO3)2~5份、磺化栲胶0.8~1.2份、石墨粉0.8~1.3份、降滤失剂A0~1份、降滤失剂B0.8~1.2份、甲酸钠(HCOONa)2~10份、氯化钠(NaCl)3~15份、氯化钾(KCl)1.8~2.5份。
所述聚阴离子纤维素为高粘聚阴离子纤维素(HV-PAC)。
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为低粘羧甲基纤维素(LV-CMC)。羧甲基纤维素可参考标准SY5093-92。
所述降滤失剂A为抗盐聚合物降滤失剂。
所述降滤失剂B为磺化酚醛树脂。
所述碳酸钙为超细碳酸钙。所述超细碳酸钙为粒径为0.02μm~0.1μm的碳酸钙。
本发明的复合盐水钻井液,采用水与氢氧化钠、聚阴离子纤维素、碳酸钙、磺化栲胶、石墨粉、甲酸钠、氯化钠、氯化钾、降滤失剂等进行复配,所得复合盐水钻井液对储层中的水敏性矿物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储层渗透率伤害性低;无粘土相、固相含量低,固相侵入地层较少,对地层的伤害也较轻;密度大小可以调节(1.07~1.17g/cm3),具有流变性好、抑制性强、成本较低的优点,满足常压-低压储层钻井的需要;现场配制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可有效应用于低孔、低压、低渗储层的保护性钻井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复合盐水钻井液,包含以下重量的组分:水100g、氢氧化钠0.15g、高粘聚阴离子纤维素0.2g、低粘羧甲基纤维素0.3g、磺化酚醛树脂1g、磺化栲胶1g、超细碳酸钙5g、石墨粉1g、甲酸钠10g、氯化钠15g、氯化钾2g。
本实施例的复合盐水钻井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水,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氢氧化钠、高粘聚阴离子纤维素、低粘羧甲基纤维素、磺化酚醛树脂、磺化栲胶、超细碳酸钙、石墨粉,待混合均匀后,高速搅拌下缓慢加入甲酸钠、氯化钠、氯化钾,待充分搅拌均匀后,在常温下静置24h,即得。
对本实施例的复合盐水钻井液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所得复合盐水钻井液的性能指标数据
钻井液抑制膨胀性对比实验:
称取15克钠土,在10MPa压力下压5分钟制成实验用岩心,分别测试该岩心常温下在蒸馏水、实施例1所得钻井液介质中8h、16h、24h的膨胀量。实验结果与数据见表2。
表2实施例1所得钻井液与蒸馏水抑制页岩膨胀性实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7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连杆型低频隔震耗能支撑
- 下一篇:压铆机的工作单元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