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油底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6096.4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全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关于节能车单缸发动机储存润滑油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由Honda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发起,于1981年在日本创办,每年都有超过500支车队参加比赛。自2007年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来到中国,至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比赛搭载Honda统一提供的125cc低油耗4冲程发动机,车架和车身等则由各车队独立创作完成,最终以燃油的消耗量多少而一决胜负。比赛全程5.277公里,每辆赛车在26分12秒内完成比赛,测出5.277公里的油耗,折合成每升油所能够行驶的里程。2012年honda节能竞技大赛,吉林大学肯赛车队夺得了大学组别的冠军,成绩为1042.3.3km/L,节能竞技日本大赛于2001年更是创造了3435公里/升的记录。
比赛的关键是一台125cc的低油耗单缸摩托车发动机,由于比赛只要求行使5.77公里,对发动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不高,因此基本上所有参赛队伍都将发动机进行减重改造。切除多余的部件,如变速箱,散热片等。只保留了一级传动或者两级传动部分。这样的机械改造势必会导致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曲轴箱底彻底暴露。为了能够保证发动机运动件的正常润滑,大多数参赛队伍都使用了大平板粘接发动机下端的方式来实现储存机油,这样不仅强度不够,润滑效果很差,而且特别容易漏油,质量也比较大。本发明按照改造后的发动机曲轴下端的形状特征,设计出了一种异形油底壳。经过计算,该油底壳强度合格,不仅能够储存足量的机油,而且能够保证密封性完好,不至漏油,质量仅有1kg。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金属平板粘接储油密封所出现的润滑效果差、漏油和质量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油底壳的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异形油底壳,为长方体板中间凸出两个小长方体槽,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接触平板,主储存室,辅助储存室。为了保证储存室和接触平板之间不发生漏油,本发明将储存室和接触平板设计成一体式,也即没有粘接和焊接。接触平板和曲轴下端采用螺栓连接,中间加有一层密封圈。为了克服现有油底壳储油不足导致润滑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本发明精心设计了两个储油室,主储油室能够储存足够的润滑油供给曲柄连杆机构以及气门室内运动件的润滑,辅助储油室的润滑油能够充分润滑外置齿轮,而且,辅助储油室的形状设计成能够拦截齿轮飞溅出的润滑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甩机油”缺点。
相对于现有的金属平板粘接方案,本发明有以下几个优势:
①强度高,抗震动性能好。采用一体式和螺栓连接,刚度较大,可以抵抗发动机工作时候产生巨大的震动。
②密封性好。储存室和平板之间没有缝隙,平板和曲轴下端采用密封圈密封,在螺栓较大的预紧力作用下,平板、密封圈、曲轴下端三者牢牢结合,不至漏油。
③质量轻。采用全铝制作,通过计算,油底壳仅有1kg重,对发动机减重具有很大贡献。
④润滑性好。能够储存足量的机油,而且散热面积大,润滑效果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异形油底壳立体图。
图2为异形油底壳俯视图。
图3为异形油底壳仰视图。
图4为异形油底壳侧视图
图1中:接触平板1,主储存室2,螺栓孔3,辅助储存室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节能竞技大赛单缸发动机的储油润滑装置,能够实现在发动机机械改造之后,对其曲轴箱进行密封、存储机油且不发生漏油、符合结构强度的要求。
为更加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和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中各个部件的分布情况。其中1为接触平板,2为主储存室,3是固定螺栓孔,4为辅助储油室。接触平板和曲轴箱下端的断面贴合,由于机械改造后发动机的曲轴箱下端形状比较特殊,因此要对其进行测量和绘图。异形油底壳的形状也是根据曲轴箱下端的形状进行设计。主储油室储存的机油主要供给曲柄连杆机构以及气门室内运动件的润滑,辅助储油室内的机油用于外置传动齿轮的润滑。底板上的四个螺栓孔是用来和发动机机体连接使用,同时也是发动机整体和车架连接点。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将油底壳接触板纵向两端切除了两部分,即能节省材料并减重,又能保证整体强度足够。两个储存室之间的多余部分也作相应的切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全,未经陈永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0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