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786.8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钟宇明;徐殿国;文励洪;常江;吴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95 | 分类号: | H02M7/539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宽度 调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Inverter)是一种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装置或设备,包括电压源逆变器、电流源逆变器和Z源逆变器(Z-source inverter,简称ZSI)。通常,逆变器的控制方式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方法,在传统的PWM控制方法中,开关管的状态包括8个非直通状态,其中,6个有效状态V1(001)、V2(010)、V3(011)、V4(100)、V5(101)、V6(110)和2个零状态V0(000)、V7(111),1代表导通,0代表关断。在电压源逆变器和电流源逆变器中,下桥臂三个开关管的状态与上桥臂三个开关管的状态相反,一个开关周期由其中的2个有效状态和2个零状态合成;在Z源逆变器中,一个开关周期除包括2个有效状态和2个零状态外,还包括一个特殊的直通状态ST,即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开关管同时导通。
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Z源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在图1中,电感L1、电感L2和电容C1、电容C2构成Z源网络,开关管T1~开关管T6构成逆变桥,其中T1、T3、T5称为上桥臂,T2、T4、T6称为下桥臂。当Z源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为直通状态ST时,二极管D截止,直流母线因上、下开关管直通而短路,此时直流母线电压VPN=0;当Z源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为非直通状态时,二极管D导通,此时直流母线电压VPN=VDC(VDC被称为母线电压峰值),经逆变器桥逆变后得到交流输出。然而在现有的Z源逆变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中,直通状态ST分别插入位于载波的波峰B和波谷A处的零矢量V0(000)和V7(111)之间,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状态矢量示意图,图中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状态变化为(假设在某个开关周期内上桥臂中开关管的有效状态为100和110):直通状态ST->零状态000->有效状态100->有效状态110->零状态111->直通状态ST->零状态111->有效状态110->有效状态100->零状态000->直通状态ST。可见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直通状态ST出现2次,直流母线电压VPN呈脉动波形,而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法中的载波频率非常高,因此,导致直流母线电压VPN难以采样。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电容电压闭环控制方法获取直流母线电压,即控制电容C1或C2上的电压VC保持恒定,从而获得母线电压峰值VDC=Vin/(1-2d0),其中,d0为直通占空比。然而,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电容电压VC与母线电压峰值VDC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虽然能控制电容电压VC保持恒定,但VDC会随直通占空比变化而变化,母线电压峰值VDC很容易波动或偏离期望值,而母线电压峰值VDC过高时可能损坏开关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及装置,可直接测量直流母线上的峰值电压,从而可直接对母线电压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开关周期Ts内三相开关管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为Tas、Tbs、Tcs;
获取所述开关周期内直通状态ST的第一作用时间Tsh;
根据所述脉冲宽度和所述第一作用时间,获取所述开关周期内非直通零状态的第二作用时间T0;
根据所述开关周期、所述脉冲宽度、所述第一作用时间和所述第二作用时间合成三相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其中,所述直通状态ST和所述非直通零状态分别位于载波的波峰和波谷位置,所述三相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脉冲宽度分别表示为Tga、Tgb、Tg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式电取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发热踢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