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标定的测试夹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35558.0 | 申请日: | 201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碧红;石雷兵;韩志强;江习;李铁成;黄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电池 标定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标定的测试夹。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电力供应中,太阳能电池所提供的电力占有重要的比重。在测量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时,需要较高的精确度,不然,由于电量基数较大,即使有1%的测量误差,也会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因此,精确测量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具有重要作用,而所选择的的太阳能测试夹的结构对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探针或探针排有多种,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31980.9的“一种无损式太阳电池电流-电压测试系统样品夹具”,其采用两根探针(一根为电压探针,一根为电流探针)对太阳电池主栅线进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再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85513.6的“一种太阳电池通电测试装置”,其采用两根可调节的悬臂探针对太阳电池主栅线进行电流-电压特性测试。该两个专利都只采用两根探针,进行I-V测量,虽然比较方便,但由于太阳电池主栅线存在电阻,导致主栅线电势分布不均匀。而且,在使用电流、电压探针时测量时,在理论上要求电流、电压探针位于同一被测点,但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电流、电压探针的最短可实现距离在2mm~3mm。因此,如果只采用2根探针,采集到的电势和真实值误差较大,随着太阳电池标定要求日益提高,这种2根探针检测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的测量需要。因此,需要一种产生较小误差的较为精确的测试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标定的测试夹。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标定的测试夹,包括导电条以及设在导电条上的若干探针组,每个探针组包括两根电流探针和一根电压探针;电流探针与导电条导通,电压探针与导电条绝缘;其中,每个探针组中,电压探针设在两根电流探针之间。
作为优化方案,每个探针组中,电压探针设在两根电流探针的正中间,电流探针相对于电压探针对称分布。
作为优化方案,每个探针组中电流探针之间的距离为6.0mm。
作为优化方案,导电条上设有8个探针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测试夹,在测试太阳能电池时,能够使主栅线电阻引起的电压测量误差小于0.1%。
(2)本发明提供的测试夹测量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测试夹。
图2为测试夹电流探针在H型太阳电池主栅线边沿的电流流向分布图。
图3为主栅线上不同数目电流探针下的电势分布图。
图4为当N=6,7,8….20时对应的电压误差图。
图5为电压、电流探针位置改进前与改进后的电势差对比图。
图6为传统测试夹测试太阳能电池连接图。
图7为图6电流电压探针间距离与电势差的实测关系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测试夹测试太阳能电池连接图。
图9为I=5.0A时图8电流电压探针间距离与电势差的实测关系曲线图。
上图中序号为:1-导电条、2-电流探针、3-电压探针、4-太阳能电池主栅线、5-测试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标定的测试夹,如图1所示,包括导电条1以及设在导电条上的探针组,每个探针组包括两根电流探针2和一根电压探针3;电流探针与导电条导通,电压探针与导电条绝缘;其中,电压探针3设在两根电流探针2的正中间,两根电流探针相对于电压探针对称分布;每个探针组中两根电流探针之间的距离为6.0mm;导电条1上设有8个探针组。以上仅为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以下结合图2~图7,对本发明的原理作出说明。
其中,测试夹的电流探针设计原理如下:
所用的太阳能电池为156*156的H型硅太阳能电池,如图1所示,在H型太阳能电池主栅线边沿的电流流向。由图1可知,电流经过细栅线逐步汇入主栅线,再由电流探针流出。
为便于分析,假定电池有效面积内的各处特性相同,电流连续流入主栅线上,则:
在主栅线x处的电流:I(x)=2ρBx (1)
ρ为面电流密度,2B为相邻两主栅线的距离。
在主栅线x处的电阻: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节能电阻熔炼炉
- 下一篇:基于增韧FRP螺旋连接件的光伏太阳能组合型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