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光与阻燃性涂料、面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5329.9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小宁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56;C08F220/06;C08F212/08;C09D133/08;C09D7/12;C09D5/18;C09D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面漆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耐光与阻燃性涂料、面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喷涂于内外墙体、家具、金属器具、纺织、造纸、船舶、皮革表面的涂料和油漆,每时每刻都在与人类直接或间接接触,有毒、有害涂料已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由于使用的领域常接触太阳光,由于太阳光线中含有大量对有色物体有害的紫外光,其波长约290~460nm,这些有害的紫外光通过化学上的氧化还原作用,使涂料发生颜色的变化。
涂料、面漆的耐光是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丙烯酸酯类树脂的耐光性常采用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来达到提高耐光性,此方法所需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用量大。
丙烯酸酯类树脂容易燃烧,燃烧过程产生,造成火灾从表面向材料内部的燃烧,因此,对丙烯酸酯类树脂的阻燃性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丙烯酸酯类树脂的阻燃技术常见的在制备中加入磷系阻燃剂,由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混合而达到阻燃目的,此方法的磷系阻燃剂用量大,性价比较低,因此,涂料和面漆的阻燃和耐光性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光与阻燃性涂料、面漆的制备方法,采用含卤的氮磷系阻燃剂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同时二巯基丙酸与氮磷系化合物反应,草甘膦不仅作为阻燃剂而且作为杀菌剂,硫酸铝在适宜的pH下,水解产物与草甘膦、二巯基丙酸发生络合作用,提高核层的阻燃性;将耐光性材料与茶多酚脂质体作为耐光成分用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壳层聚合,提高了壳层的耐光性,使材料内层阻燃外层耐光,达到提高阻燃和耐光性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水55~75重量份、乳化剂0.5~1.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0.3~3.0重量份,升温至40℃,搅拌15min,加入A单体和氮磷系化合物3~4.2重量份,乳化30~45min,升温到70℃通回流水,升温到75℃后保温2~3h,滴加引发剂0.2~0.4重量份,滴加时间2~3h,再加入二巯基丙酸0.1~0.5重量份,反应1~2h,加入草甘膦1~3重量份和硫酸铝0.5~1重量份,调节pH为4~5,反应1~2h,得核层乳液;
所述A单体是由:丙烯酸丁酯6~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6重量份、丙烯酰胺2.5~3.5重量份混合而成;
(2)向步骤(1)所得核层乳液中同时滴加B单体和0.3~0.5重量份的引发剂,滴加时间1~3h,75~85℃保温反应2h,再加入耐光性化合物0.5~1.0重量份,75~85℃保温反应1~2h,降温到50℃,加入乳化剂0.3重量份和茶多酚脂质体1.5~2.5重量份,反应时间30min,加氨水调pH值至7~8,得耐光与阻燃性涂料、面漆;
所述B单体是由:丙烯酸丁酯3~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5.5重量份、丙烯酸乙酯3.5~6.5重量份、苯乙烯0~1.5重量份混合组成。
所述氮磷系化合物为六溴环三聚磷腈、聚二氯磷氮烯的一种;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山梨醇酐月桂酸酯的一种;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按重量比3:1混合的混合物;耐光性化合物为芳樟醇氧化物、大柱三烯酮、邻十一烷酰氧基苯甲酸异丁酯、(E,E)乙酸金合欢酯、阿松香三烯、1,1,6-三甲基-1,2-去氢萘、N-乙酰-D-葡萄糖胺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核层阻燃、壳层耐光达到各自的效果;
(2) 用氮磷阻燃剂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使氮磷系阻燃剂聚合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主链上,发挥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采用硫酸铝与阻燃剂发生络合作用,使阻燃剂结合更牢固;
(3) 选择芳樟醇氧化物、大柱三烯酮、邻十一烷酰氧基苯甲酸异丁酯、(E,E)乙酸金合欢酯、阿松香三烯、1,1,6-三甲基-1,2-去氢萘、N-乙酰-D-葡萄糖胺等作为树叶中的成分用作耐光材料,其具有环保易得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小宁,未经段小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5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多路复用器
- 下一篇:共享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路及其相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