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电网负载数据的混合能源系统配置及输出平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3309.8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宋永端;李遥;马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电网 负载 数据 混合 能源 系统配置 输出 平滑 方法 | ||
1.一种面向电网负载数据的混合能源系统配置及输出平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出平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电网负载数据;
2)判断所述数据类型是“长时数据”还是“短时数据”;
3)若是“长时数据”,则利用“长时数据”分析电网负载需求,配置传统能源、光伏、储能三种发电模块,保证电网负载的需求;
4)若是“短时数据”,则利用“短时数据”生成“鲁棒平滑参考曲线”作为混合能源系统的短时电能输出参考指令,从而实现电能输出的平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电网负载数据的混合能源系统配置及输出平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鲁棒平滑参考曲线的方法为:
Step1.设定“平滑区间”长度n;并取矢量初值:平滑曲线矢量psmooth=0,权值矢量w=I,其中0和I分别为零矢量和单位矢量;
Step2.获取待平滑的数据矢量p;
Step3.构造参数矢量λ=[λi]=[-2+2cos((i-1)π/n)],其中i=1,…n;
Step4.设定计数变量k=1;
Step5.设定精度tol=+∞;
Step6.判定tol是否小于系统预期的设定值Tolset,即tol<Tolset:
若否,则执行Step7-1;
若是,则执行Step8-1;
Step7-1.计算变量其中DCT代表离散余弦变换,符号ο代表Schur积运算;
Step7-2.引入辅助参数s,进而计算矩阵参数
Step7-3.计算更新的平滑矢量其中IDCT代表离散余弦反变换;
Step7-4.计算待优化的系统变量
Step7-5.进行优化计算:寻求参数s的最优值,使得GCVs最小;
Step7-6.进行赋值:psmooth=psmooth_update;
Step7-7.更新
Step8-1.计算平滑输出的偏差矢量err=p-psmooth;
Step8-2.计算中位数变量MAD=median(|err-median(err)|),其中median为“矩阵求中位数”函数;
Step8-3.计算矢量
Step8-4.判定矢量u的范数|ui|是否满足|ui|<4.685;
若是,则执行Step8-5;
若否,则执行Step8-6;
Step8-5.计算权值wi=(1-(ui/4.685)2)2;
Step8-6.赋值wi=0。
Step8-7.赋值w=[wi]。
Step8-8.更新计数变量:k=k+1。
Step8-9.判定是否满足k>2:
若是,则执行Step9;
若否,则返回执行Step4;
Step9.本次循环结束,输出平滑后的矢量psmooth_update来构造“鲁棒平滑参考曲线”,如有新数据需平滑,转至执行Step2。
3.一种面向电网负载数据的混合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能源系统包括:
数据分类判断模块,对获取的电网负载数据进行分类,判断数据类型是“长时数据”还是“短时数据”;
长时数据处理模块利用“长时数据”分析电网负载需求,配置传统能源、光伏、储能三种发电模块,保证电网负载的需求;
短时数据处理模块利用“短时数据”生成“鲁棒平滑参考曲线”作为混合能源系统的短时电能输出参考指令,从而实现电能输出的平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3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保护渣基料提升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