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33088.4 | 申请日: | 2014-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雷;胡志雄;李贺军;姚西媛;褚衍辉;任金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565;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ic 纳米 线增韧 zrb sub 高温 抗烧蚀 复合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炭复合材料表面的涂层,具体涉及一种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下简称炭/炭复合材料为C/C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热结构C/C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耐烧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该材料在高于400℃温度条件下的快速氧化大大限制了其作为高温材料的广泛应用。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国内外研究学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而在其表面制备抗氧化烧蚀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ZrB2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导热性和导电性好、抗蚀性和抗热震性优良、固态相稳定等特点;然而在高温下ZrB2氧化生成的B2O3易挥发,从而加速ZrB2氧化,使其失去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功能。在ZrB2陶瓷涂层中加入一定量SiC,在高温下其氧化生成的SiO2与B2O3反应生成硼硅酸盐玻璃,能有效阻挡氧扩散进入C/C基体,因此ZrB2-SiC超高温陶瓷是C/C复合材料理想的涂层材料。但是由于该超高温陶瓷与C/C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该材料应用于C/C复合材料表面后易发生开裂,进而导致涂层的抗氧化烧蚀失效。SiC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增韧作用,能够减小涂层的开裂趋势,加入适量SiC纳米线能够提高陶瓷涂层的韧性,进而获得结构致密的陶瓷涂层。
文献1“ZrB2-SiC coating to protect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gainst ablation.Xu Zou,Qian-gang Fu,Lei Liu,He-jun Li,Yong-jie Wang,Xi-yuan Yao,Zi-bo He.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13,226(2013):17-21.”公开了一种采用包埋法技术制备ZrB2-SiC陶瓷涂层的方法。该技术通过制备SiC内涂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ZrB2陶瓷涂层与C/C复合材料的热匹配不良的问题,但在冷却的过程中涂层表面仍然有裂纹与孔洞等缺陷,将会降低涂层抗烧蚀性能,如在1700℃,氧乙炔烧蚀40s,线烧蚀率已经达到4.4μm/s。
文献2“Ablation Behavior of ZrB2-Based Coating Prepared by Supersonic Plasma Spraying for SiC-Coated C/C Composites Under Oxyacetylene Torch.Yao Xi-Yuan,Zhang Yu-Lei,Li Ke-Zhi.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2013,22(4):531-537.”采用了包埋法制备SiC内涂层,然后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ZrB2-SiC外涂层。该涂层在2000℃左右的氧乙炔烧蚀环境下,尽管涂层抗烧蚀性能较好,但是ZrB2与SiC热膨胀系数有差异,在高温环境下涂层易开裂、剥落,涂层在更高温度长时间氧化及烧蚀过程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ZrB2-SiC陶瓷涂层中引入SiC纳米线,可减少涂层在热震过程中出现的裂纹,提高涂层的结构致密性,进而可提高涂层的抗氧化烧蚀性能。
技术方案
一种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涂层和外涂层;所述内涂层为SiC,外涂层为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复合涂层。
一种SiC纳米线增韧ZrB2-SiC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C/C复合材料打磨抛光后清洗,在65~80℃烘干温度下烘干;
步骤2:制备SiC内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3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热交换炉胆
- 下一篇:蠕动泵的高精度输出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