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组合桨叶的直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2050.5 | 申请日: | 2014-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全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全逸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组合 桨叶 装置 | ||
1.一种具有组合桨叶的直升装置,包括立轴(1)、旋翼毂(2);其特征在于:它由正交转动机构和转筒式组合桨叶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的正交转动机构还包括定伞齿轮(3)、公转轴套(4)、公转驱动轮(5)、止推轴承(6)、缓冲弹簧(7)、立轴座(8)、自转轴套(9)、桨叶轴(10)和动伞齿轮(11);其中,立轴(1)下端借助立轴座(8)与直升机本体固连,而顶端同轴线地固装齿形朝下的定伞齿轮(3);公转轴套(4)与立轴(1)转动配合,且前者下端装有支承在缓冲弹簧(7)上的止推轴承(6),外部自上而下同轴线地固装旋翼毂(2)和公转驱动轮(5);2~4根桨叶轴(10)沿旋翼毂(2)径向均布地相互连接,连接方式与现有直升机桨叶的连接方式相同;公转驱动轮(5)借助齿轮系或同步带轮系被直升机主引擎驱动并带动公转轴套(4)连同旋翼毂(2)和桨叶轴(10)绕立轴(1)公转;每套直升装置上只有1个定伞齿轮(3),而动伞齿轮(11)的数量与桨叶轴(10)的数量相同,亦为2~4个;所述转筒式组合桨叶包括由两侧的平直框板和与其正交的一根连杆固结成的一体式桨叶框架(20)、转筒(21)、同步带轮(12);其中,桨叶框架(20)用于将2或3个轴线相互平行且共面的转筒(21)组装成一体并完成所需要的同向转动,而自身仅随桨叶轴(10)一体地绕立轴(1)公转,即桨叶轴(10)的外端须与桨叶框架(20)固接;转筒(21)两端的中心处各固装一个自转轴套(9),且靠近立轴(1)侧的自转轴套(9)穿过桨叶框架(20)的所述平直框板上的轴承套后再在其上固装1个同步带轮(12);而绕桨叶轴(10)自转的转筒(21)该侧的自转轴套(9)上还须再加装一个与定伞齿轮(3)啮合的动伞齿轮(11);桨叶轴(10)穿过该转筒(21)两端的自转轴套(9)后与所述桨叶框架(20)外侧的所述平直框板固结。
2.一种具有组合桨叶的直升装置,包括立轴(1)、旋翼毂(2)、襟翼棒(31)和翼片(32);其特征在于:它由正交转动机构和襟翼棒式组合桨叶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的正交转动机构还包括:定伞齿轮(3)、公转轴套(4)、公转驱动轮(5)、止推轴承(6)、缓冲弹簧(7)、立轴座(8)、自转轴套(9)、桨叶轴(10)和动伞齿轮(11);其中,立轴(1)下端借助立轴座(8)与直升机本体固连,而顶端同轴线地固装齿形朝下的定伞齿轮(3);公转轴套(4)与立轴(1)转动配合,且前者下端装有支承在缓冲弹簧(7)上的止推轴承(6),外部自上而下同轴线地固装旋翼毂(2)和公转驱动轮(5);2~4根桨叶轴(10)沿旋翼毂(2)径向均布地相互连接,连接方式与现有直升机桨叶的连接方式相同;公转驱动轮(5)借助齿轮系或同步带轮系被直升机主引擎驱动并带动公转轴套(4)连同旋翼毂(2)和桨叶轴(10)绕立轴(1)公转;襟翼棒(31)借助两端中心处固装的自转轴套(9)在桨叶轴(10)上自由转动;与齿形朝下的定伞齿轮(3)啮合的动伞齿轮(11)固装在襟翼棒(31)靠近立轴(1)侧的自转轴套(9)上并确保在转动过程中始终相互啮合;每套直升装置只有1个定伞齿轮(3),而动伞齿轮(11)的数量与桨叶轴(10)的数量相同,亦为2~4个;所述襟翼棒式组合桨叶包括一段具有常规展弦比的等宽翼片(32)和襟翼棒(31);其中,翼片(32)展向两端的端板在前缘侧向外延伸出用于安装襟翼棒(31)的两段耳板;襟翼棒(31)两端中心处各固装一个自转轴套(9);且靠近立轴(1)侧的自转轴套(9)穿过所述耳板上的轴承套后再在其上固装一个与定伞齿轮(3)啮合的动伞齿轮(11);桨叶轴(10)穿过襟翼棒(31)两端的自转轴套(9)后与另一侧的所述耳板固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全逸,未经郑全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20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