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线终端实现智能配线的方法及配线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0908.4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傅强;王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众信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中国香港夏悫道12***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实现 智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线终端实现智能配线的方法及配线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如今智能化得到大力的发展,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例如智能办公,智能家居等,尤其是智能配线,摒弃了现有的固定配线的方法,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方便的生活环境。
现有的智能配线的方法通常是通过PC端,或者是大型的供电终端,再或者是电源控制端实现智能配线。
然而,上述的实现智能配线的PC端、供电终端及电源控制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实现智能配线的功能,因此,衍伸出智能配线的设计与用户交互的一个短板,进一步限制了用户的交互性和体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线终端实现智能配线的方法及配线终端,通过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之后再进行智能命名,最后在进行配线,不仅实现了智能配线的功能,而且实现了用户自身对接入设备进行命名和配线,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交互性和体验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线终端实现智能配线的方法,包括:
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息对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智能命名;
发送配线指令给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线。
可选地,
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信息具体包括:
触发所述配电箱对所述待接入设备的接入端进行识别;
通过所述接入端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所述信息。
可选地,
发送配线指令给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线具体包括:
发送配线指令给所述配电箱;
控制所述配电箱的接线端子根据所述信息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
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置通信模式与所述配电箱建立通信连接关系。
可选地,
发送配线指令给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线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息生成与所述待接入设备相对应的可视控制界面;
通过所述可视控制界面对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信息;
命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对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智能命名;
配线模块,用于发送配线指令给配电箱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线。
可选地,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包括:
触发子模块,用于触发配电箱对所述待接入设备的接入端进行识别;
提取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端提取所述待接入设备的所述信息。
可选地,
所述配线模块具体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发送配线指令给所述配电箱;
配线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配电箱的接线端子根据所述信息与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
所述的配线终端还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通过预置通信模式与所述配电箱建立通信连接关系。
可选地,
所述的配线终端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生成与所述待接入设备相对应的可视控制界面;
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可视控制界面对所述待接入设备进行控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线终端实现智能配线的方法及配线终端,其中,方法包括:首先,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并提取待接入设备的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对待接入设备进行智能命名,最后发送配线指令给配电箱与待接入设备进行配线,本实施例中,通过触发配电箱对待接入设备进行识别之后再进行智能命名,最后在进行配线,不仅实现了智能配线的功能,而且实现了用户自身对接入设备进行命名和配线,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交互性和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众信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未经万众信息科技(亚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的线路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