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30851.8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吴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51/06;C08K3/1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尼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6是尼龙家族的一大品种,熔点为215-225℃,具有均衡的强韧性,优良的加工流动性。尼龙6可以加成薄膜、单丝和纤维,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其很容易通过添加增强剂、填充剂、阻燃剂、增韧剂或与其他塑料共混而形成改性合金材料,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其中尼龙材料所用的增韧剂乙烯-辛稀共聚物与尼龙材料的相容性不好,单独使用低邵氏硬度A硬度的乙烯-辛稀共聚物,不能有效的降低尼龙材料的邵氏硬度D硬度;将乙烯-辛稀共聚物与马来酸酐在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接枝所得的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有较好地增韧效果,使得增韧后材料的冲击强度很高,且其邵氏硬度D硬度也较没有增韧前降低很多。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的生产因受加工条件限制,不能使用邵氏硬度A硬度过低的乙烯-辛稀共聚物作为基体。这使得尼龙材料在有极低邵氏硬度D硬度要求的领域,比如冰刀鞋鞋头等领域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尼龙6 52-71份
增韧剂 25-45份
无机盐 1-4份
加工助剂 0.5-2份
所述的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其中乙烯-辛稀共聚物的邵氏硬度A硬度为50-65;
所述的无机盐为氯化钾、氯化锂或氯化钙。
进一步,所述的尼龙6粘度选自2.0-3.4,优选2.5-2.75。
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中乙烯-辛稀共聚物的邵氏硬度A硬度为50-60、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为0.5-1.5%。
.所述加工助剂为抗氧剂和润滑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的方法,按配比将尼龙6、增韧剂、无机盐和加工助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3-5min;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备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
进一步,所述尼龙6是先在温度为85-100℃下干燥4-5h;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温度180-220℃,二区温度210-240℃,三区温度230-260℃,四区温度230-260℃,五区温度230-260℃,六区温度230-260℃,机头温度230-260℃,主机转速是15-35HZ。
所以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配方中加入无机盐,影响了尼龙6的结晶形态,从而降低其结晶度,即而降低尼龙6复合材料的硬度。
2、本发明的尼龙6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D硬度低,材料模量低,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并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将尼龙6树脂在85℃干燥5h;
(2)称取干燥的70.5份的尼龙6、2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4份的无机盐氯化钾、0.2份润滑剂、0.3份抗氧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3min;
(3)将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
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工艺为: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180℃,二区温度210℃,三区温度230℃,四区温度230℃,五区温度230℃,六区温度230℃,机头温度230℃,主机转速是35HZ。
实施例2
(1)将尼龙6树脂在90℃干燥5h;
(2)称取干燥的66份的尼龙6、30份的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稀共聚物,3份的无机盐氯化锂、0.6份润滑剂、0.4份抗氧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4min;
(3)将上述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得低硬度尼龙6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