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0278.0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1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峰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C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茶。
背景技术
功能保健食品,主要是指能清热解毒,排毒,养颜,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健脾开胃,补血安神,润肺生津,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平衡补充六大元素,避免生理或病理产生内热症引起恶性循环的一类食品。
保健食品就是以中医五色配五脏、医食同源食疗原、四气五味、阴阳变化、五行运转及病理为依据,根据中医配药君臣使佐理论,合理化、科学化组成保健养生处方。从营养学上来讲,人体疾病的产生在于营养素的过剩或缺乏症,通过这一原理来平衡营养素值数使身体达到健康。气血为人之根本,只有气血充盈、阴阳平衡、健康值数维持年轻指标,才能改善体内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调理气血(即人体基本所需营养素)达到美丽健康和体质健康从而延缓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茶。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茶,以重量份计,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白豆3—8份、黑豆3—8份、红豆3—8份、黄豆3—8份、绿豆3—8份。
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山楂1—3份、大枣1—3份、葡萄干0.5—2份、百合0.5—2份、薏米仁0.5—2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白豆5份、黑豆5份、红豆5份、黄豆5份、绿豆5份、山楂2份、大枣2份、葡萄干1份、百合1份、薏米仁1份。
上述保健茶的制备方法:
第一:液体茶饮料
1.按上述比例称取各原料,用水洗干净,用水泡1—2个小时,高压蒸熟,加水,放入压浆机制成浆液即可。
2. .按上述比例称取各原料,用水洗干净,用水泡1—2个小时,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小火五分钟,加糖或蜂蜜即可。
第二:固体速溶茶
将上述原料洗净炮制焙干,磨成粒径≤80目的粉状,150克装一袋,服用时用60度以上热水冲,可以加其他一些改变口味的东西。
无论是液体茶饮料或是固体速溶茶根据个人习惯稀释粘稠度。
用量:一天2次(早晚各一次),150g/次。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很好的把中医学和营养素相结合,产品没有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使用普遍,成本低,工艺简单,市场潜力大。
黑豆: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无毒。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黑豆乃“肾之谷”,黑色属水,水走肾,所以肾虚的人食用黑豆可以祛风除热、调中下气、解毒利尿,可以有效地缓解尿频、腰酸、女性白带异常及下腹部阴冷等症状。黑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百分之三十六至四十,相当于肉类含量的二倍、鸡蛋的三倍、牛奶的十二倍。黑豆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含量。黑豆中约含百分之二的蛋黄素,能健脑益智,防止大脑因老化而迟钝,黑豆中还有一种能提高、强化脑细胞功能的物质。黑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每100g黑豆中,含钙370mg、磷577mg、铁12mg,其他如锌、铜、镁、钼 、硒、氟等含量都不低,这些元素能满足大脑的需求而延缓脑机体衰老;能降低血液粘滞度,保持身体功能完整。并且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含量甚高,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较肉类高五至七倍,维生素E是人类发现的最好的保持青春健美,延长生命的物质。黑豆中粗纤维的含量达百分之四,粗纤维素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白豆: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入脾、胃经;有健脾养胃,解暑化湿,补虚止泻的功效;白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食物纤维、A、B族维生素、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中维生素B含量特别丰富。
白豆更是具有下述优点:
1. 白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白蛋白、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从而补充机体的营养成分,提高免疫力;
2. 白豆所含维生素B1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3. 白豆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峰,未经张军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