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沟道超精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0195.1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响;庞俊岭;李斌;王忠辉;张素香;黄谦;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沟道 超精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沟道超精研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轴承行业沟道超精研加工普遍采用一序两步法,即在一台超精研机上分两个工步分别完成轴承滚道粗、精研加工工艺过程,其加工过程是自动上料机构将工件送入到第一工步工件驱动盘中,被加工工件在驱动盘的带动下旋转,然后粗超油石头进入沟道以较高频率的摆动头、较高的工件转速、较大的工作压力、较粗粒度的油石对滚道进行粗超精研加工,当达到预定时间后油石头退出,工件驱动盘停止驱动,自动下料机构将该工件推入到第二工步的工件驱动盘中,以较低频率的摆动头、较低的工件转速、较小的工作压力、较细粒度的油石对滚道进行精超精研加工,当达到预定时间后下料机构将工件送出第二工步到设备外指定容器中,同时第一工步也在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粗超精研加工,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超精研加工过程。现行超精研加工技术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滚道粗、精超加工工艺参数各自保持不变,没有粗超到精超工艺参数的平滑过渡,其次油石从粗超到精超粒度变化较大,这样势必会造成被加工表面纹理突变;第三由于工件采用两次装夹,增加了定位误差,会影响到滚道的沟型偏差;第四工件两次装卸增加了辅助时间,加工效率低下。
以加工轴承内圈沟道为例,其主要方法是将滚道超精研粗超和精超合并为一个工步来完成。工件驱动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其调速范围选择能够覆盖粗超和精超转速参数的电机,加工中只需要通过控制调速控制器即可实现从粗超转速到精超转速的平滑过渡;现在普遍采用的油石摆动头是将直流电机的转动,通过空间球副机构转换成摆动机构的往复振荡运动,而要改变振荡频率也即摆动频率大小只需要改变直流电机的转速即可实现从粗超到精超摆动频率的平滑过渡;现行超精研加工时的工作压力是通过油缸作用到摆动头摆杆上的压力来实现的只需要在该液压系统中增加一个节流控制阀即可实现工作压力从大到小的平滑过渡;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油石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平滑过渡过程,本发明一种轴承沟道超精研机就是为解决油石粒度平滑过渡而设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油石对工件进行一个工步加工时,由于从粗超到精超粒度变化较大,造成被加工表面纹理突变的问题,提供一种轴承沟道超精研机实现油石粒度从粗到细的平滑过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沟道超精研机,包括摆动油缸和摆动杆,所述摆动油缸固定连接在液压基座上,摆动油缸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摆动杆的连接件,该轴承沟道超精研机还包括复合油石、复合油石牵引装置和复合油石复位装置,所述复合油石的粒度从一侧沿圆周方向到另一侧分层逐步增大或减小,所述摆动杆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摆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摆动头本体,在摆动头本体内设有芯轴,所述芯轴从前至后贯穿摆动头本体并通过前支撑轴承和后支撑轴承固定在摆动头本体上,所述复合油石固定连接在芯轴上,复合油石与芯轴的安装面中心与芯轴的轴心重合。
所述复合油石牵引装置包括拨杆、钢丝拉锁和移动油缸,所述移动油缸固定连接在摆动油缸上,移动油缸一侧设有一个活塞杆,所述摆动油缸上方固定有上滑轮,摆动油缸下方固定有下滑轮,摆动杆上设有通孔,所述拨杆固定连接在芯轴上,在拨杆的另一端靠近端部安装有一个连接柱,在该链接柱上固定连接有钢丝拉锁,钢丝拉锁的另一端通过下滑轮,穿过通孔后再通过上滑轮与摆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
所述复合油石复位装置是空套在芯轴上的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一端连接在芯轴上的螺孔内,另一端连接在摆动头本体内侧的固定柱上。
所述复合油石与芯轴安装部分为方形开口结构,该方形开口结构与芯轴相应部分加工出的平面相配合。
所述拨杆与芯轴连接部分为方形开口结构,该方形开口结构与芯轴相应部分加工出的平面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轴承沟道超精研机,通过复合油石牵引装置和复位装置实现油石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平滑过渡,使粗超和精超加工合并为一个工步完成,减少定位误差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轴承沟道超精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轴承沟道超精研机的俯视图。
图3 为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复合油石形状示意图。
图5 为拨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0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