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9651.0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闫鲁生;刘玉强;田成富;王磊;王涛;于永学;吴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1655部队;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媒体 呼叫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呼叫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当前大部分IMS中,多媒体呼叫中的媒体格式转换主要通过媒体网关来实现。但是,在同等层之间的通信中原本不需要部署网关,此时仅仅为了媒体格式转换而部署网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现有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式资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式资源消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包括:
服务端接收主叫终端发起的所述多媒体呼叫;
若所述服务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且所述服务端的媒体格式集与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的会话,所述媒体格式集指的是能够支持的媒体格式的集合;
若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协商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通过共同的媒体格式进行会话;
若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不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媒体格式转换后,再协商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呼叫控制系统,包括:
多媒体呼叫发起模块,用于服务端接收主叫终端发起的所述多媒体呼叫;
会话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服务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且所述服务端的媒体格式集与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建立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的会话,所述媒体格式集指的是能够支持的媒体格式的集合;
会话透传模块,用于若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协商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通过共同的媒体格式进行会话;
媒体格式转换模块,用于若所述主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与所述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不具有交集,则所述服务端对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媒体格式转换后,再协商所述主叫终端与所述被叫终端进行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服务端控制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呼叫,服务端通过判断是否与主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来判定是否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会话,再通过判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是否具有交集来判定是否进行媒体格式的转换,从而实现了多媒体呼叫中不同网系之间的媒体格式转换,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中信令透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中各个实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04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中媒体格式转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中多端呼叫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服务端控制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多媒体呼叫,服务端通过判断是否与主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具有交集来判定是否建立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之间的会话,再通过判断主叫终端与被叫终端的媒体格式集是否具有交集来判定是否进行媒体格式的转换,从而实现了多媒体呼叫中不同网系之间的媒体格式转换,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呼叫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S101中,服务端接收主叫终端发起的所述多媒体呼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1655部队;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1655部队;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粉蚧
- 下一篇:一种固定型支座的上座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