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设备自动探测联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9324.5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科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设备 自动 探测 联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室内设备自动探测联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使用的家居家电越来越多,对家居家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每一种家电都是独立的产品,使用时需要专门打开、专门关闭,不仅十分麻烦,而且很容易打开之后忘记关闭,既无法体现人们生活的高品质,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家居家电的自动化控制更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向往的领域。
目前,灯具的声光控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而声光控技术受声音、光线控制,无需人工手动进行开关,不仅十分灵活,还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如果能将声光控技术应用在室内的其他家电之中,用于控制室内的常用家电,如空调、电动窗帘、排气扇等设备,将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发生质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设备自动探测联动系统,以灯具的声光控原理来实现室内其他设备的自动控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家用电器需要单独手工开关的麻烦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室内设备自动探测联动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内的空调、电动窗帘、灯具,在室内还安装有中控,以及分别与该中控连接的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第一声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动窗帘的第二声控开关,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灯具的声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声控开关、第二声控开关和声光控制电路通过一控制柜安装在室内入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由塑胶制作而成,其正面设置有用于放大声音的扬声器;该扬声器与所述中控电连接。塑胶制作的控制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因触摸控制柜而发生安全事故。
再进一步地,在室内还安装有与所述中控连接的第三声控开关,以及连接在该第三声控开关上的音乐播放主机。音乐可以使人们快速缓解疲劳,精神得到放松,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通过声控开关在室内播放音乐,能够无形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更进一步地,在室内还安装有排气扇,以及与所述中控连接用于控制该排气扇的第四声控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现有的声光控技术,以十分成熟的声控开关来代替家用电器现有的控制开关,从而使室内安装的常用家用电器像灯具一样实现声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电器需要单独手工开关的麻烦。
(2)本发明原理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对常用的家用电器实现高度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忘记关闭电器带来的设备折旧加快及电能浪费问题。
(3)本发明主要针对室内空调、窗帘、排气扇等自动开关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而且还能减少生活麻烦的家用电器,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4)本发明将空调、窗帘、排气扇的声控开关都设置在室内入口,从而可以在人进入室内时立刻通过声音控制相应电器工作,而专门配备的扬声器还可以有效解决声音小导致控制失灵的问题,可靠性和灵活性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室内设备自动探测联动系统,主要针对室内的空调、电动窗帘、排气扇等常用设备,这些设备开在人进入室内就开启,而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非常适合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来进行开关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包括中控、第一声控开关、第二声控开关、第三声控开关、第四声控开关和声光控制电路。第一声控开关用于控制空调的开启与关闭,因此分别与中控和空调电连接;第二声控开关用于控制电动窗帘的开启与关闭,故分别与中控和电动窗帘的电机电连接;第三声控开关用于控制音乐播放主机的开启与关闭,故分别与中控和音乐播放主机电连接;第四声控开关主要用于控制排气扇,故分别与中控和排气扇电连接;而声光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室内的灯具,故分别与中控和灯具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科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科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