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29289.7 申请日: 2014-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3933509A 公开(公告)日: 2014-07-23
发明(设计)人: 李淑翠 申请(专利权)人: 李淑翠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10;A61K35/64;A61K35/58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立晓
地址: 276825 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淡水 鱼水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生动物疾病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霜霉目及水节霉目等,又以水霉菌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症状由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2、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3、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目前,预防水霉病方法由以下几个方法:(1)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受伤亲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3)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4)水族箱中水温升到30度(不适用于冷水鱼),加1%的盐(不耐盐的鱼类不加盐),第天换三分一的水。但是,长期应用饲喂西药,易产生耐药性的同时,还可增加鱼类体内的药物残留量,尤其对食用此类鱼的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等。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福尔马林,100~250ppm,流浴1小时;2、食盐,1~1.5%,20~30分钟,精制盐,用粗制盐也可;3、孔雀石绿,食用鱼禁用;4、发生细菌性混合感染时还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虽然西药对真菌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都不太理想,而且长期应用西药治疗,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可增加鱼类体内的药物残留量,尤其对食用此类鱼的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等。

中医防治鱼类水霉病,讲究未病先防、防治结合,不仅具有西药的作用,还具有西药所不具有的优势。中医采用纯天然中药材,通过辩证论治,对症治疗,无药物残留,无污染,并且适合大面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以益气消食、解毒消疮为主,治疗淡水鱼水霉病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和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野菊花、紫苏梗、防风、白芷、鹅不食草、柽柳、蒿本、白头翁、半边莲、乌梢蛇、威灵仙、寻骨风、伸筋草、干姜、花椒、陈皮、青木香、甘松、山楂、鸡矢藤、阿魏、黄芪、白术、白扁豆、刺五加、绞股蓝、剪刀草、扁豆衣、玄参、黄荆叶、自消容和蚕退纸。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优选为:野菊花10-25重量份、紫苏梗5-15重量份、防风10-20重量份、白芷8-17重量份、鹅不食草10-25重量份、柽柳8-15重量份、蒿本10-16重量份、白头翁10-20重量份、半边莲5-15重量份、乌梢蛇8-20重量份、威灵仙5-10重量份、寻骨风8-15重量份、伸筋草10-20重量份、干姜10-25重量份、花椒8-15重量份、陈皮10-20重量份、青木香5-10重量份、甘松15-25重量份、山楂10-25重量份、鸡矢藤8-17重量份、阿魏8-15重量份、黄芪10-20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白扁豆10-15重量份、刺五加15-20重量份、绞股蓝5-15重量份、剪刀草15-25重量份、扁豆衣10-25重量份、玄参10-25重量份、黄荆叶15-20重量份、自消容8-17重量份和蚕退纸10-20重量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翠,未经李淑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9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