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8797.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潘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4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胡湘根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及其 可回位式 换挡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轿车用换挡操纵装置基本为不可回位式,即换挡杆在换挡后将停止于相应的挡位上,以便输出驾驶者的操作意图,该种不可回位式的换挡操纵装置存在操作空间利用率低、较难满足人机工程等的缺陷。
为克服上述缺陷,目前也有针对电动轿车设计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即指在将换挡杆挂到相应的挡位之后,换挡杆会自动回到空挡位置。该种类型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多通过霍尔传感器等位置感应装置感应换挡杆所要挂的挡位,当位置感应装置接收到某挡位的换挡完成信号后,便自动控制换挡杆回到空挡位置,该种可回位换挡操纵机构存在控制原理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推广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简化其控制过程,以降低生产和开发成本,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电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和设置于所述换挡杆上的回位弹簧,还包括换挡杆运行导槽,所述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与空挡相对应 的第二槽面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所述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换挡杆包括上换挡杆和下换挡杆,所述上换挡杆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下换挡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法兰,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下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至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且与所述槽底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下换挡杆底部安装有滚动空心轴,所述下换挡杆通过所述滚动空心轴抵靠于所述槽底。
优选地,所述上换挡杆的下段外径小于其上段外径,且所述回位弹簧套设于所述上换挡杆的下段。
优选地,还包括换挡杆安装座,所述上换挡杆通过转轴与所述换挡杆安装座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挡杆安装座为支撑架,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簧在所述换挡杆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换挡杆位于空挡时的压缩量。
优选地,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储存有润滑脂。
优选地,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为磁片,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均为霍尔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用于电动汽车,该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包括沿其轴向伸缩的换挡杆、设置于所述换挡杆上的回位弹簧和换挡杆运行导槽,所述换挡杆的底部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内滑动;所述换挡杆运行导槽的槽底包括与行车挡相对应的第一槽面、与空挡相对应 的第二槽面和与倒车挡相对应的第三槽面,所述第一槽面、第二槽面和第三槽面呈“W”型设置;所述换挡杆上安装有位置感应发射器,所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位置感应发射器配合的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和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所述行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行车挡相对应,所述倒车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倒车挡相对应,所述空挡位置感应接收器与所述空挡相对应。
这样,上述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通过呈“W”型的换挡杆运行导槽及内部具有回位弹簧的换挡杆间的配合,使换挡杆在未被操作时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挡,并在被旋转至行车挡和倒车挡后撤销作用力时能够可靠地复位至空挡,其控制过程较为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和开发成本,便于可回位式换挡操纵装置的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