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土体振动传播特性的室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570.9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辉;张良;申仲翰;周济福;胡明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振动 传播 特性 室内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土体振动传播特性的室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甚至产生了如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为满足人们的正常出行要求,各大城市纷纷修建了大量轨道交通线路或重载快速道路,这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是各种弊病也随之凸显。
其中一个问题是,大城市中轨道交通、重载车辆行驶导致的振动,对这些交通线附近城市人群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产生了明显不利影响。轨道交通或重载轮式交通车辆由于荷载较重、速度较快,其引起的地面振动向外传播后会使沿途居民住宅产生明显的长时间振感。
有距离铁轨较近的小区楼房,在城市轨道车辆通过时,1-5层均能感受到明显的地板和座椅振动,这使得居住的舒适性大幅下降。重载荷车辆行驶在城市地铁或公路线上时,周边建筑也会受到明显的振动影响。有位于城市地铁附近的科研院所受地铁振动影响,在地铁通过时多种仪器设备难以保证开展高精度工作,影响正常的实验测试和科研活动。
高速列车运行时,铁路地基受激励后向外传播的振动,对于铁路沿线附近工厂生产和加工环境的恶化影响也很明显。无论是对这些振源系统(地铁列车、高速铁路和汽车)或交通线路进行优化分析,还是开展减振隔振系统设计,均需进行振动在土体中传播特性的实验模拟。
室外实地试验面临较多难题。实验数据采集点的布置受实验地附近建筑布局影响,采集点的位置选择受限,难以实现有规律的布点,不能实现对于振动信号的密集采集。此外,振动激励源难以控制:通过车辆的载荷状况不可控也难以预测;通过车辆的激励时间不可控;难以实现重复采样;随着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土体性质也会不同。
为此,很需要一种能够在室内测量振动在土体中传播特性的实验装置,以便能在实验室内开展一系列给定波形、频率载荷作用下,土体中振动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该装置应可实现规则波和随机波任意波形和频率的载荷加载、对振动信号有效密集采集、传感器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土体湿度和密实度可检测和控制、可重复进行实验等功能。
目前的室内土体实验装置主要用于测量土的强度、本构等特性,还缺少测量振动传播特性的装置。因此,迫切需要发明一种通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测量土体振动传播特性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土体振动传播特性的室内试验装置,来模拟振动波在土体中的传播。
本发明的一种测量土体振动传播特性的室内试验装置包括:实验激励部分和实验实施部分,所述实验激励部分进一步包括:
侧向支撑立板,两个侧向支撑立板设置在所述实验实施部分两侧;
顶部固定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两个侧向支撑立板之间;
固定激励器夹具,固定设置在顶部固定横梁的下面;
激励器,通过固定调节螺栓设置在固定激励器夹具之间;
激励链接装置,一端通过力传感器连接在激励器下面;
激励垫片,通过激励链接端部机构与激励链接装置另一端连接,并与土体接触;
所述实验实施部分进一步包括:
土槽,所述土槽内盛满土体,设置在两个侧向支撑立板之间;
土槽固定装置,设置在土槽底部两侧固定土槽于地轨上;
隔振减振材料,设置在土体表面开设的小槽内;
加速度传感器,分布设置在土体表面,插入土体内部;
土壤湿度测量仪,分布设置在土体表面,插入土体内部;
土壤密实度测量仪,分布设置在土体表面,插入土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侧向支撑立板和顶部固定横梁,采用钢板为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该实验装置可以提供稳定频率的激励荷载,能在较宽的载荷频率范围内开展振动实验,电磁加载装置的可调频率范围为:2—2500Hz,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模拟实验要求;对于更低频率的情况,为了更为准确的模拟信号,可以将电磁加载器换成液压加载系统。
(2)该装置通过配合激励信号发生器,可以提供固定大小的激励力,并可以实现对土体进行随机信号、谱信号的加载,对于激励点处通过设置一个细长的刚性垫片,可以将点荷载转换成了线荷载,来更加准确的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振动情况。
(3)该装置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布置,可以根据实验模拟情况的不同,合理安排传感器的数量和布局方式,并且可以实现对于振动信号的密集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写入波形边沿重叠
- 下一篇:温差电致冷组件加速寿命自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