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并处理不同行业工勘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8456.6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软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处理 不同 行业 数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原始数据采集及内业资料分析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采集并处理不同行业工勘数据的方法,适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内业阶段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导入及资料分析处理工作。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查明与正确评价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勘察方法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建筑场地经过勘察后,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算,绘制图形,并提供勘察报告。相关人员在野外的工作称为外业工作,在室内的工作称为内业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勘察内业工作基本是手工完成,进入八十年代,内业工作逐步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并且可以完全做到让工程技术人员彻底舍弃绘图板,目前市场上已经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都能做到这一点,如北京理正的《工程地质勘察CAD》,上海华岩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南京设计研究院的《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包》,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处理系统》,武汉基华电脑系统有限公司的《基华岩土工程勘察CAD系统》,武汉软想科技有限公司的《软想智能工勘CAD系统》。
由于勘察软件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市场上的任何一种勘察软件都有一定数量的用户,且都有一定的的优点,但这些勘察软件都是相互独立的,既不利于数据共享,又不利于在同一个工程中同时发挥不同的现有勘察软件的优点进行所需的数据处理及成果输出工作。在勘察软件界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不同类别的勘察软件的功能没有融于一体,一般是工民建勘察、公路勘察、铁路勘察、桥梁勘察……等各种不同行业类别的勘察软件均不相同,甚至出现大量的地方版,不同的单位产生不同的版本,如果一个单位要搞多类勘察项目,就不得不购买并学习多种软件,甚至是不得不自己开发,这样是极为不便的。
目前不同行业岩土工程勘察内业在数据处理习惯模式上有两大类别,第一类是以出柱状图为主,且柱状图中不需要地层编号,少量剖面图中也无地层编号,第二类是以出剖面图为主,无论柱状图和剖面图都必须严格给出地层编号,有些勘察项目还要求柱状图的层位要同时参考剖面图中划分出来的地层深度和野外描述中的描述深度,也就是说柱状态图的层位比剖面图更细,有些勘察项目柱状图中的层底深度只考虑野外描述层底深度,大量的勘察项目只需要考虑剖面图中的分层深度等;工程技术人员在对场地地层的认识模式上也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在野外就知道整个场地分几层,并且层次非常明确,第二类,是需要在室内反复分析数据,反复进行统计和修改,最后才能确定分几层并实际划分出地层,有些勘察项目甚至不划分地层,只出柱状图。不同行业类别勘察软件的区别主要在于所依据的勘察规范不同,图件、表格的习惯格式不同,行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思维习惯不同,其中的勘察规范不同,图件、表格的习惯格式不同的问题通过配置项可以简单解决,若有效地整合不同行业人员采集、分析、处理工勘数据的工作和思维习惯,就能减轻思维负担和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全面实现不同行业勘察软件融于一体。
为了方便本发明的相关描述,本发明定义了两个新概念:混层剖面图及标准剖面图,与混层剖面图对应的分层数据称为混合分层数据,与标准剖面图对应的分层数据称为标准分层数据。
标准剖面图就是传统的剖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大层和透镜体,并且相邻孔同层地层线是互联的,各相邻孔透镜体可以独立,也可以相同透镜体相邻孔标高最接近的相连,也可以由人工指定按习惯相连。
混层剖面图是一种新剖面图,相当于一种中间剖面图,仅供设计阶段使用,从图上看不出各地层是大层还是透镜体,且相邻孔中的地层线不连接,地层分隔线仅画一根短水平线,图例仅采用局部填充,其他内容同标准剖面图是一样的,例如,在混层剖面图上也能显示一切与分层相关的信息,其中主要包括野外描述中的关键信息,原位测试曲线,土样关键指标及承载力,也可以随意隐藏暂时不想显示的信息。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某些工程适合于自动分层,某些工程适合于手工分层,某些工程适合于自动分层和手工分层结合起来分层。在整个场地还没有完全分完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往往并不能完全知道某层是大层还是透镜体,也不能完全确认整个场地分几层,需要随时任意加层减层。
另外,地层描述中包含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无论是对自动分层还是对手工分层都非常重要,传统软件并没有经过自动提取然后充分加以利用,并且野外描述中的层底深度数据不能自动准确地且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变成标准分层数据。
综上所述:目前的传统工勘软件相关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软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软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