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60度翻转救生艇柴油机副呼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28214.7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生;凌有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60 翻转 救生艇 柴油机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艇柴油机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全封闭救生艇的柴油机在倒置状态下工作时,其曲轴箱的呼吸器,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救生艇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求其在正置工况下正常工作,而且还要求其具有短时倒置工况下能够正常工作。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曲轴箱内因活塞与缸体的侧隙漏气、运动件搅拌润滑油及润滑油高温蒸发等产生的气体必须通过呼吸系统及时排出,以保持曲轴箱内一定的压力。现有的救生艇柴油机在正置工作时,曲轴箱内气体,通过气缸盖罩上的一个正向工作的呼吸器排出,该呼吸器为柴油机的主呼吸器;柴油机倒置时,主呼吸器自动关闭;曲轴箱内气体通过设在提前器盖上的呼吸器排出,该呼吸器为柴油机的副呼吸器。
目前,救生艇上的副呼吸器为带单向阀的呼吸口,其工作原理是:当柴油机曲轴箱内气体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单向阀打开,曲轴箱内气体通过该呼吸口排出机体。因此,在柴油机正置工作,曲轴箱内气体通过主呼吸器排出压力较低,单向阀关闭不工作;当柴油机倒置工作时,主呼吸器关闭,曲轴箱内气体压力升高,单向阀打开呼吸器开始工作;由于柴油机曲轴箱内的脉冲气压非常大,常常在柴油机正置工作时,大量高浓度油气随着脉冲气压克服单向阀的背压排出机体,在排出机体的过程中,一部分油气与呼吸口摩擦使机油凝聚成液态污染机体表面,另一部分油气体直接进入周围的大气中,污染环境;为克服柴油机正置工作时,曲轴箱内脉冲气体从副呼吸器泄漏的问题,采用加大单向阀背压,解决柴油机正置工作时油气渗漏问题,但是在柴油机倒置工作时,因其单向阀因背压升高,不能即时打开排气,导致曲轴箱压力过高引起诸多弊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救生艇柴油机副呼吸器存在油气污染环境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360度翻转救生艇柴油机副呼吸器,该副呼吸器能确保救生艇柴油机无论是正置还是倒置情况下工作,其副呼吸器都能正常工作,且没有机油流出机体和油气排入大气而污染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360度翻转救生艇柴油机副呼吸器,包含柴油机提前器盖3,呼吸口4、进气管1和连接管2;所述提前器盖3为碗形体,碗底开设有中心孔,沿碗口设有与柴油机齿轮室盖板5相连接的法兰状碗边;所述呼吸口4由接头41和漏斗形阻尼罩42构成,其中接头41为一端设有凸肩的柱形体,凸肩端面设有轴向盲孔,盲孔底部设有与盲孔相通的径向孔,所述漏斗形阻尼罩42设置在所述提前器盖3中,漏斗形阻尼罩42内自罩底向罩口依次设置有若干块上下交错半封闭的隔板,且下半封闭隔板的下部设有回油孔422A;所述接头41设有凸肩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漏斗形阻尼罩42的罩底相连通,另一端从所述提前器盖3的碗底中心孔由内向外穿出,其凸肩内端面与所述提前器盖3相连;所述进气管1的左端面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与进气管1的螺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接头41设有的径向孔相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所述接头41与所述提前器盖3相连的部位还设有方向限位器,所述方向限位器为一上下开口的槽口3A。
前述所述漏斗形阻尼罩42为圆台形。
所述连接管2与所述进气管1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铰接体二22A,铰接螺钉25和组合垫片二24A,与所述接头41连接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铰接体一22,圆轴颈41A和组合垫片一24。
前述所述半封闭隔板为设有一个缺口的圆形板,隔板数量优选为3块。
所述半封闭隔板的安装顺序是漏斗形阻尼罩42内自罩底向罩口依次为下缺口隔板一421、上缺口隔板二422、下缺口隔板三423。
前述所述半封闭隔板的缺口与漏斗形阻尼罩42罩壳围出的孔隙面积为连接管2管孔截面积的2~3倍。
前述所述回油孔的数量为2个,其直径大小为连接管2管径的0.1~0.2倍。
所述接头41的顶端还设置有一盖形螺母23。
前述所述连接管2使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8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