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花香条型优质绿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27796.7 申请日: 2014-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3988923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李继多;李场生;姚兆金;王恩荣;张巧玲;汪敏仙;汪会明;朱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12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45031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香 优质 绿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制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清花香条型优质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绿茶一直位列中国第一大茶类,凭借典型的清香或栗香品质特征和较强保健功用,其产销量和出口创汇产值一直雄踞各大茶类之首,近年中国所产绿茶约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60%,出口量占国内各类茶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它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支柱。另一方面,乌龙茶是我国特有茶叶品种之一,因具有明显花果香气而倍受人们亲睐,近年其内销量也呈稳定增长态势。但长久以来,围绕此两类茶研究、生产只是局限在对其外观形态改变上居多,对于相应内质改善类研究较少。如何将二者品质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成品茶兼有绿茶持久清香和一定量的乌龙茶馥郁花果香气,同时在滋味上既有绿茶柔和、鲜爽,又微含乌龙茶香韵、醇厚品质特征,则不仅对于扩大我国茶叶产销出口量是个突破,同时也或可为丰富我国茶叶种类扩展增添新的内涵。本发明正是围绕上述观点,通过调整加工工艺、调节相关工艺参数来达到这一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绿茶生产过程中,局部采用乌龙茶生产工艺技术,并适度调节了相关工艺参数,在基本保持绿茶墨绿色泽前提和适度降低绿茶多酚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绿茶苦涩味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增加茶体内萜烯醇类、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醇及其它芳香醛酮酸酯类物质含量,使得生产出的成品茶兼具优质绿茶鲜爽清香和乌龙茶花果甜香二者共同香气特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柔和清爽而又蕴含乌龙茶香韵、醇厚品质特性,叶底鲜亮绿明,从而提供一种清花香条型优质绿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花香条型优质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

精选清明前后开采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未开展早春茶鲜叶,要求茶树种为适制绿茶品种,芽叶完整,未遭受病虫害。

(2)薄摊

将采摘回的鲜叶,置于室内洁净地面上进行约30-60 min的摊放,摊放厚度为1-3cm,期间翻叶1-2次,雨水叶摊放厚度适度降低,同时按叶表面含水量高低适度调整摊放时间和室内风速流量,在摊放过程中可同时对其中非茶异物进行拣剔。

(3)轻度复式萎凋

①将经过薄摊后的鲜叶置于竹制萎凋帘上,厚度为1.5-2.5cm,置于日光下萎凋,要求环境温度为25-28℃,结合日光温度和萎凋叶环境空气湿度及周边风速,日光萎凋时间以15-25min为宜,期间翻叶2-3次。

②将萎凋叶移至室内场地,要求室内温度为20-24℃,流动风力较弱,静置1-2h,期间翻叶2-3次。

③将萎凋叶移至室内通风萎凋槽内,要求槽内温度为26-28℃,风力中等,依萎凋叶含水量及萎凋室内温度、湿度及风力情况,室内萎凋时间控制在20-30min,期间翻叶1-2次。

④轻度复式萎凋总计耗时为140-160min,至萎凋叶叶质较柔而不脆,青草气减退且清香微显,含水量为67-70%。

(4)杀青

将经过轻度复式萎凋处理叶投放入6CST-30连续滚筒杀青机中,要求滚筒筒壁温度为280-330℃,单位时间内投叶量适中,可依据滚筒热能供应高低状况、滚筒进叶端和出叶端高度差参数、鲜叶老嫩及含水率差异情况适度调节投叶量。

(5)冷摊

将杀青叶放入茶叶风选机内进行风选处理,一方面可快速降低茶体温度,避免下一步揉捻叶因温度较高而发生色变,另一方面可将杀青叶中的一些残次叶片拣剔清除。风选过后再将其置于竹制簸箕上进行进一步摊凉。

(6)揉捻

将摊凉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中,先空揉2-3min,接着贴叶揉捻1-2min,再轻加压揉捻2-3min,则芽叶卷结成条,然后减压空揉1-2min,茶体表面有少许茶汁外溢,揉捻结束,揉捻总计7-8min,注意揉捻过程中每次加、减压时动作要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对茶体造成结构性破坏。

(7)做形

将揉捻叶投入槽式多功能理条机内,理条机内槽壁温度为110-120℃,理条时间按杀青程度老嫩、揉捻时间长短及底部供热状况控制在10-12min,至茶叶较紧结成条,色泽墨绿,茶香微显,水分含量在六成干为宜。

(8)静风式初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未经安徽省屯溪实验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