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部件形变纠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7348.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非;卢江海;张健;赵连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部件 形变 纠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纠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部件形变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部件形变如高炉形变,参见图1、图2,高炉100上部发生倾斜。由于高炉炉身下部区段的炉壳频繁发红,炉壳在高度和环向多处发生不规则凸凹变形,并出现炉壳开裂,严重威胁安全生产。
为解决炉壳大面积变形问题,需将炉身下部区段的炉壳整圈带更换。高炉上部炉壳、炉顶炉顶部分(炉顶小框架、煤气封罩、受料斗、旋转料罐、称量料罐)共计1650t,需要在线将上述构件及设备一体调整水平,并使其上部垂直,上部中心垂线与下部炉体基本一致,四芯线尽可能地符合规范的要求。由于设备重量超大,普通起重设备如千斤顶、吊机等,从调整稳定性和安全性已无法满足现场条件,上述调整具有较大的风险与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部件形变纠偏方法,实现对超重设备的微型位置调整,且具有极高的调整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部件形变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形变的大型部件外围设若干支撑点,其中:
在大型部件形变侧设一主支撑点,即靠近大型部件形变侧设支撑架,支撑架相对大型部件形变侧的一侧凸设一支撑部,支撑部上设一尼龙板,尼龙板上端面为向支撑架侧倾斜的斜面,该斜面沿倾斜方向设若干导槽;对应地,大型部件形变侧焊接一支撑板,且,该支撑板下端面为斜面,并架设于支撑部的尼龙板上,与尼龙板的斜面贴合;
在大型部件相对形变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副支撑点,即大型部件左右两侧分别焊接一支撑板,该支撑板下端面为弧形面,而与之相对设置的支撑框架上的支撑部上端面为平面,支撑板弧面与支撑部平面形成滚动接触,至此对大型部件上部形成三点支撑状态;
2)割除形变部位
割除大型部件中间的形变部位,使大型部件上部结构处于悬空三点支撑状态;
3)调平
加热尼龙板上部斜面部分,使得尼龙板斜面受热软化或融化,软化或融化尼龙在大型部件重量的强大压力下向尼龙板斜面上的导槽中转移,在软化或融化过程中该大型部件悬空部位即开始水平校正,副支撑点的支撑板弧面开始相对支撑部平面滚动,直至整个大型部件上部结构悬空部分达到水平;
4)上述各步骤对水平位置做了调平找正处理,但大型部件还存在由于上、下部结构水平方向偏差造成的垂直轴向的偏移,因此,在大型部件对应轴向偏移方向的中心线的两端设置支点,该两支点同样分别焊接一块下端面为斜面的支撑板,并与其相对设置的支撑框架支撑部尼龙板的斜面贴合;同时,在与轴向偏移方向垂直的大型部件两侧对称设置径向限制偏移支点,该两个径向限制偏移支点为平面挡块,与其相对设置的支撑框架支撑部也为平面,两者形成平面接触;
5)调垂直
对大型部件对应轴向偏移方向的中心线的两端的两个支点上的尼龙板同时同温加热,加热过程中由于尼龙板的软化或融化,在斜面和径向限制偏移支点平面挡块的作用下,上部结构悬空部分开始单方向水平移动,直至上、下部结构件同轴时停止;
6)安装新制中间部件
将与大型部件被割除的形变部件同样大小的新制中间部件安装于上下部结构之间,并焊接使上下新旧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整个纠偏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大型部件外围设置固定支撑或滚动支撑,配合支撑点采用的尼龙板软化或融化,实现对大型部件、超重设备形变的微型调整,且具有极高的调整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高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生形变的高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炉外设支撑点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炉外设支撑点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尼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滚动支撑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割除形变部位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平、调垂直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10,本发明的大型部件形变纠偏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大型部件为上部形变的高炉,其纠偏过程如下:
1)在形变的高炉外围设若干支撑点,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