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7269.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玉;唐慧;唐晓玲;谢辉;王琪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素 生物 过滤 装置 及其 处理 污染 水源 水中 应用 | ||
1.一种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向流滤柱、进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和出水收集器,所述上向流滤柱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承托板和生物滤料层;所述上向流滤柱下端通过进水管与进水槽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承托板的下方;所述上向流滤柱上端通过出水管与出水收集器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生物滤料层上方;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恒流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层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
(1)将粒径为2~5mm的天然沸石置于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溶液中浸泡10~24h,然后用水冲洗若干次,再于150~250℃焙烧5~24h,得到复合改性沸石;
(2)将步骤(1)得到的复合改性沸石冷却至室温后置于滤柱内,得到改性沸石滤柱,然后将组合菌接种至改性沸石滤柱,静态培养5~10天,得到所述生物滤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4h;所述焙烧温度为200℃,焙烧时间为8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天然沸石、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钠和盐酸的质量比为20:4:2~20: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3mol/L,盐酸的浓度为0.5~1.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盐酸的浓度为0.5mol/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静态培养时间为5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组合菌与复合改性沸石的质量比为1:1000~1:3000;所述的组合菌为氨氮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除氮素生物过滤装置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恒流泵、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槽中的微污染水源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上向流滤柱;通过恒流泵调节进水流量为0.5~1.0m3/(m2·h);
(2)微污染水源水经过承托板和生物滤料层,生物滤料层与微污染水源水接触,去除氨氮;去除氨氮后的水经出水管进入出水收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污染水源水是指氨氮浓度为2~8mg/L,亚硝态氮浓度为0~0.2mg/L,硝态氮浓度为0.5~2.5mg/L的饮用水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暨南大学;广州绿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星辉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72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