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26429.5 | 申请日: | 201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姜沙沙;吕育锋;张金库;范丹;梁雨雯;路健;王朗;杨杰;卫家驹;曾辉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B01D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雨水 收集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给排水领域,具体涉及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及技术在建筑内部消防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配上不均匀,加之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和严重浪费,以及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污染的加重等,使得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雨水利用作为一项传统、实用并亟待开发的非常规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发明通过屋面集水槽收集雨水,然后通过雨落管进入雨水水箱,雨水水箱集过滤、储存于一体,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消防、冲洗厕所、灌溉绿地或构建水景观等。
目前,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及技术方面的相关专利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受季节性影响较大;2.过滤设施不完善,处理水质较差;3.暴雨期,使用受限制。然而,本发明不仅可克服以上不足,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1.集水系统简单,施工方便;2.雨水水箱集过滤与储存与一体,占地面积小;3.处理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技术,高效收集、处理与利用屋面雨水,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建筑内部的消防和冲厕。本发明的雨水水箱置于建筑内部上层,保证了建筑消防用水的安全性。
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屋面集水槽、雨落管、雨水水箱、滤柱;建筑屋面集水槽通过雨落管连接到滤柱下方;雨水水箱内设置等高滤柱;雨水水箱上设排水管;滤柱中滤料自下而上依次是:粗砂、碎石和卵石。
应用所述的一种屋面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筑屋面集水槽收集的雨水通过雨落管进入滤柱下方;所述滤柱水流自下而上流动,处理后的雨水从滤柱上端流入雨水水箱中,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进一步,雨水水箱6上设置溢流管8。
进一步,雨水水箱6内部中心设置等高的圆柱形滤柱5。
集水槽2的设置条数及形状可按建筑屋面的大小来确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处理水质好,处理效果不受季节性影响,设施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建筑屋面; 2集水槽;
3雨落管; 4滤料;
5滤柱; 6雨水水箱;
7排水管; 8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建筑屋面雨水经集水槽2收集后,通过雨落管3从滤柱5下端流入,雨水经滤柱5过滤后,从上端流出,进入滤柱5与雨水水箱6之间的环区,该环区可看做蓄水池,储存处理好的雨水。雨水水箱6上设溢流管8,当降雨量超过雨水水箱6容纳量时,可通过溢流管8将多余雨水溢流至建筑室外。雨水水箱6下端设排水管7,用于建筑消防和冲厕。
雨水水箱6为圆柱形,直径4m,高2.5m;水箱中心内部设置等高圆柱形滤柱5,直径40cm,高2.5m。(雨水水箱及滤柱的尺寸可按实际情况而定) 附图1:雨水水箱构造图。
本发明滤料4从下到上依次为粗砂、碎石和卵石。
本发明特点是巧妙利用屋面集水槽收集雨水,并通过滤柱5,且滤柱5设在雨水水箱6内部,来处理雨水,这样既施工方便、节省空间,又保证出水水质好。
本发明雨水水箱6置于建筑内部上层,可保证建筑消防用水的安全性。
本发明是新型高效屋面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且能保证建筑消防用水的安全性。该发明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