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挤出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26348.5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康;陈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塑再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60;B29C47/6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陆彩霞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机用于完成塑料的塑化和成型。挤出机将原料加热使固态原料变成均匀的粘性流体,并在挤出机的挤压机构的作用下,使熔融物料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连续地从机头挤出,成为所需的塑件。挤出机的挤压机构包括螺杆、料筒、连接在料筒一端部并用于向料筒内加料的料斗、连接在料筒另一端部的机头、安装在机头上的成型模具。螺杆与料筒配合,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排气和压实,并将胶料连续均匀输送至机头挤出。挤出机还包括驱动螺杆转动的传动机构、使塑料原料熔融且通常设置在料筒上的加热机构、对料筒、螺杆及料斗等进行冷却以控制温度保证塑料处于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机构。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螺杆和料筒都是粗细均匀的,即螺杆的各处杆径完全相同,料筒的各处内径也完全相同,在加工时会有挤出压力不够的问题,并且在加料时会因压力不够而使物料上冒,需要人工往下压,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挤出机,通过改进增加物料挤出时压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料挤出机,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料筒、与料筒的一端部相连通的料斗、设置在料筒内的可转动的螺杆、对塑料加热使之熔化的加热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与螺杆相连接并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传动机构、连接在料筒的另一端部的机头、安装在机头上的成型模具,螺杆与料筒的轴心线相重合,料筒具有内径过渡部,内径过渡部的内径沿着料筒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螺杆具有与内径过渡部位置相对应的杆径过渡部,杆径过渡部的直径沿着料筒的一端部至另一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内径过渡部的内腔和杆径过渡部均呈圆台形,内径过渡部的圆台的母线与料筒轴心线所成角度为α,杆径过渡部的圆台的母线与螺杆轴心线所成角度为β,所述的α大于β。
进一步地,α为3°~5°。
进一步地,β为1°~3°。
进一步地,内径过渡部的长度为400mm~450mm。
进一步地,内径过渡部与料斗之间的距离为300mm~4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塑料挤出机与现有技术先比具有以下优点:
1、螺杆的杆径过渡部和料筒的内径过渡部处,螺杆杆壁和料筒内壁之间距离逐渐减小,在进料时,依靠螺杆旋转所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
2、螺杆杆径采用由大到小,料筒的内径也由大到小,在加料时就可以把物料进行由松到紧的挤压,挤出时压力增大,方便挤出熔化后的物料;
3、由于挤出压力变大,在加料时方便物料进入料斗熔化,无需人工将料往下加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塑料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塑料挤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机架;2、料筒;3、料斗;4、螺杆;5、传动机构;6、机头;7、成型模具;8、内径过渡部;9、杆径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考附图1至附图2,本实施例中的塑料挤出机,它包括机架1、料筒2、料斗3、螺杆4、传动机构5、机头6、成型模具7、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塑再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塑再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6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