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5800.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爱辉;刁可山;徐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梁 框架 弯曲 扭转 力学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试平台搭建
将待测H型大梁框架的一对角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底部支撑座上,即框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H型大梁联接交叉点位于底部支撑座上;其中一个底部支撑座为滚动支撑,其包括底板及其上的半圆形支撑块;
在H型大梁框架的另一对角两端上放置一加载横梁,加载横梁两端下设横梁加载支座,将载荷均匀传递给H型大梁框架;保持加载横梁中心与H型大梁框架中心一致,并在加载横梁中心位置设加载液压缸,加载液压缸连接动力泵、加载仪;
加载横梁加载面中心位置划十字交叉线,以保持加载前后左右正确性,支撑位置对称分布于加载线两侧,以保持加载平衡;
H型大梁框架两端H型大梁中部外侧面即H型断面的上下翼内侧面及腹板外侧面分别粘贴五片应变片,其中腹板外侧面自上向下粘贴三片应变片,各应变片分别电性连接平衡电桥,平衡电桥电性连接计算机;
H型大梁框架两加载角对应的X、Y、Z向分别放置位移计,各位移计分别电性连接平衡电桥,平衡电桥电性连接计算机;
校核上述电路连接合理性,使测试应变、位移初始值为零;
2)弯曲扭转测试准备2.1测试前通过CAE模拟仿真分析初步估量H型大梁发生最大弹性变形的载荷大小,整个测试过程中载荷大小必须在最大弹性变形载荷范围内,以保证整个测试过程构件只发生弹性变形;在H型大梁发生最大弹性变形的载荷范围内,设定阶梯式目标载荷,依次实现不同目标载荷下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
2.2测试前必须通过预加载调试,保证前后、左右载荷均匀分布,且调整各相初始值为零;
3)加载测试
在材料弹性范围内,随机加载,通过计算机得到的测量位置位移和应变调节H型框架支撑、加载横梁及其支撑位置,以保证前后、左右载荷均匀分布;
通过计算机平衡调节各位移、应变初始值为零;
通过加载仪控制动力泵,使载荷达到目标载荷,然后保值,记录对应的位移和应变数据,反复测试三次,测试结果取三次数值的平均值,加载测试完毕,载荷完全卸载;
调节各位移、应变初始值为零后再进行下一次加载测试;
按照试验要求顺序加载,依次实现不同载荷下力学性能测试;
实验结束后,拆除实验装置,并将试样妥善保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如果H型大梁框架上表面不处于水平状态,两个底部支撑座按需要增加垫片,以保证框架上表面水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底部支撑座轴向与H型大梁框架长度方向呈45度角。
4.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H型大梁框架,其一对角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底部支撑座上,即框架长度方向和纵向方向H型大梁联接交叉点位于底部支撑座上;其中一个底部支撑座为滚动支撑,其包括底板及其上的半圆形支撑块;
一加载横梁,水平放置在H型大梁框架的另一对角两端上;加载横梁两端下设横梁加载支座,将载荷均匀传递给H型大梁框架;保持加载横梁中心与框架中心一致;
加载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加载横梁中心位置,加载液压缸连接动力泵、加载仪;
H型大梁框架两端H型大梁中部外侧面即H型断面的上下翼内侧面及腹板外侧面分别粘贴五片应变片,其中腹板外侧面自上向下粘贴三片应变片,各应变片分别电性连接平衡电桥,平衡电桥电性连接计算机;
H型大梁框架两加载角对应的X、Y、Z向分别放置位移计,各位移计分别电性连接平衡电桥,平衡电桥电性连接计算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如果H型大梁框架上表面不处于水平状态,两个底部支撑座按需要增加垫片,以保证框架上表面水平。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H型大梁框架弯曲扭转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部支撑座轴向与H型大梁框架长度方向呈45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8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