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5495.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王双平;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乙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3/00 | 分类号: | A23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秸秆 酶法黄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贮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平均每年种植面积约5972h㎡,玉米秸秆作为玉米生产的副产品其产量约23010万吨,由于收集困难、运费较高,出了少部分青贮、黄贮后作为牛羊饲料或作为造纸原料,大部分被直接还田或焚烧。
与此同时,由于封山育林等政策,牛羊等放养牲畜的食料来源收到很大影响,用农作物秸秆来作为其饲料是解决方法之一。传统的青贮和黄贮季节性强,而且饲料中能量比较低,发酵过程还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影响了这类技术的推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提高饲喂质量的玉米秸秆的黄贮方法。
一种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其特征包括下列步骤:
(1)将组合发酵菌剂在15℃~40℃活化液中活化0.5h~3h,所述发酵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酿酒酵母30%~45%、米曲霉15%~25%、黑曲霉10%~20%、枯草芽孢杆菌10%~20%、反硝化细菌5%~10%,所述活化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蔗糖5%~8%、尿素2%~5%、磷酸二氢钾2%~5%、玉米粉1%~3%、水79%~89%,活化液的质量为发酵菌剂质量的20~25倍;
(2)将酶制剂组合物用其质量10~15倍的水稀释,制成酶制剂溶液,所述酶制剂组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纤维素酶40%~50%、木聚糖酶30%~45%、植酸酶10%~25%、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5%~15%、助剂3%~5%,所述助剂由以下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40%~55%的吐温、30%~4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5%的三乙醇胺;
(3)将玉米秸秆切割成1.5cm~5cm长的小段;
(4)将步骤(3)切割的玉米秸秆小段浸入步骤(2)配制的酶制剂溶液中浸泡30s—90s,捞出沥干;
(5)将步骤(4)得到的浸泡过酶制剂溶液的玉米秸秆小段用揉碎机揉碎成秸秆丝,秸秆丝的直径为0.5mm~3mm;
(6)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菌剂活化液用水稀释后洒到步骤(5)得到的秸秆丝上,使秸秆丝含水率保持在45%~60%,混合均匀,进行堆积发酵,其中发酵菌剂活化液占秸秆质量的0.5%~5%;及
(7)发酵5d~30d有明显酒香味时,发酵结束,得到黄贮饲料。
制得的黄贮饲料既可以作为牛羊的主饲料,又可以作为诱食剂和填充剂向猪饲料中添加1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6)中,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菌剂活化液用水稀释后喷洒到步骤(5)得到的秸秆丝上,边喷洒边搅拌均匀,待秸秆丝含水率达到45%~60%时,堆积起来发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6)中,将步骤(5)得到的秸秆丝平铺成15cm~30cm厚的薄层,压实后喷洒步骤(1)得到的发酵菌剂活化液,再平铺15cm~30cm厚的秸秆丝,再喷洒发酵菌剂活化液,最后用打包机挤压水分后打包贮存发酵。
有益效果:
上述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中,将玉米秸秆切成小段浸入酶制剂溶液和助剂的作用相结合,可在最短时间内促使酶制剂组合物分布均匀,同时加快了酶制剂向秸秆中的渗入,使酶制剂的效果起到倍增作用,解决了在玉米秸秆处理过程中酶制剂用量大、不易分布均匀、作用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有助于提高黄贮效果、节省成本,有利于玉米秸秆黄贮技术的推广。
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购自广州科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黄贮过程引入反硝化细菌和黄曲霉毒素B1分解酶,可分解黄贮过程和黄贮饲料中的亚硝酸盐和黄曲霉毒素,避免黄贮饲料对饲喂动物的毒害,保障黄贮饲料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玉米秸秆的酶法黄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乙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乙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