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5050.2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和源;张建勇;江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00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采鲜叶 分级 加工 ctc 红碎茶 工夫 红茶 综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
背景技术
CTC红碎茶是以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由CTC制茶专用设备加工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油润乌黑,颗粒重实,内质汤色红艳明亮,香气高锐,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是主要红茶出口茶,也是生产袋泡红茶、速溶红茶的主要原料。CTC红碎茶加工是将茶树鲜叶原料切碎加工的方式,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对品质影响不大,因此,近年来采茶机逐渐应用于CTC红碎茶加工中,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采摘效率,但是,由于CTC红碎茶售价不高,机械采摘茶树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经济效益较低,而售价较高的工夫红茶由于对品质要求较高,目前仍采用手工采摘,没有应用采摘效率高的机械采摘技术。本发明着眼于此问题,通过鲜叶分级机处理技术,根据分级后原料嫩度差异,分别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进而获得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不仅可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资源利用率和红茶品质,而且将显著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综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2、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4%-70%,时间10-13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4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12cm,发酵时间40-45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3、将嫩度较好、较匀整的机采分级2鲜叶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0%-65%,萎凋时间15-18小时)→揉捻(采用“无压→轻→重→轻→松压”方式,时间50-80min)→发酵(发酵温度25-28℃,相对湿度≥95%,时间4-6h)→做形→足烘(90-100℃)→复火干燥(80-90℃,时间1.5-2.0h)”进行处理,加工得到工夫红茶,其品质优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前者比后者感官品质得分高出1-4分。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比机采鲜叶加工CTC红碎茶的单一工艺的经济效益高出20-30%。
本发明针对目前机采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仅用于CTC红碎茶加工、机采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无法直接用于加工工夫红茶等问题,通过对机采鲜叶进行分级处理,根据原料嫩度差异分别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进而获得一种机采鲜叶分级加工CTC红碎茶和工夫红茶的综合工艺,不仅提高了机采鲜叶原料的资源利用率和机采原料加工红茶的品质,而且由于工夫红茶售价远高于CTC红碎茶,综合工艺将显著提高机采鲜叶原料的综合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茶机采摘大叶种茶树鲜叶,然后采用竹筒式鲜叶分级机对其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得到三部分原料,分别为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以一芽四叶、一芽五叶为主)、机采分级2较嫩匀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以片末为主);
将机采分级1较粗老鲜叶原料与机采分级3断碎原料混合后,采用CTC红碎茶加工工艺“自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5%,时间12h)→揉切(CTC机连续揉切3次)→床式发酵(颗粒茶厚度10cm,发酵时间42min)→干燥(流化床干燥至颗粒含水率小于5%)→拣剔筛分”进行处理,加工得到CTC红碎茶,其品质与机采不分级鲜叶原料加工的CTC红碎茶相比感官品质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5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