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屈服强度为460MPa级耐火耐腐蚀抗震建筑用钢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4997.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广;童明伟;陈颜堂;范巍;郭斌;邹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服 强度 460 mpa 耐火 腐蚀 抗震 建筑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震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一种屈服强度460MPa级耐火耐腐蚀抗震建筑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钢结构建筑物快速发展,对用于制作柱、梁等结构件的钢板在强度、防火性能、耐腐蚀性能、抗震性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使用高强度钢种可以完善结构用钢强度等级,避免因钢材厚度过大而在后续加工、焊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建造成本,减少钢材浪费量,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使用耐高温防火性能优良、抗震性能优良(即低屈强比)钢材,可减少因火灾、地震等因素对结构造成的损坏,延长人员疏散时间,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增加建筑物安全使用性能。
再一方面,使用耐腐蚀性能优良钢材,可以减少或免除因涂装、维护引起的昂贵费用,减少钢材因腐蚀而对结构造成安全隐患。
在此前,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10080774.6文献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强高韧抗震耐火钢及其制备工艺。该钢种包含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C:0.05%~0.09%,Si:0.10%~0.30%,Mn:0.60%~1.00%,Mo:0.20%~0.40%,Cr<0.10%,Cu<0.10%,Ni<0.10%,Nb:0.02%~0.04%,V:0.01%~0.04%,Ti:0.01%~0.04%,Al:0.02%~0.04%,N≤0.006%,P≤0.010%,S≤0.006%,以及Fe及杂质。其制备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保温处理、两阶段轧制和冷却工序。发明钢种采用Mo+Nb合金体系,成分简单,贵合金元素含量少,合金成本低,且屈服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并具有良好冲击韧性,同时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工艺成本也较低。该文献涉及钢种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其Ti元素上限含量也超过我国现行建筑钢专用标准GB/T 19879《建筑结构用钢板》要求的Ti≤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196233.2文献公开了一种耐候钢板,其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C:0.06%~0.09%,Si:≤0.30%,Mn:1.10%~1.50%,P:≤0.015%,S:≤0.003%,Als:0.035%~0.065%,Cu:0.25%~0.50%,Ni:0.20%~0.50%,Cr:0.40%~0.70%,Mo:0.05%~0.15%,Ti:0.008%~0.018%,V:0.030%~0.060%,Nb:0.015%~0.030%,N≤0.0055%,Ca:0.001%~0.004%,选择性添加B:0.0004%~0.001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夹杂。其制造方法包括:铁水深度脱硫→转炉冶炼→LF→RH→连铸→板坯下线精整→板坯定尺火切→加热→TMCP→钢板缓冷。这样得到的耐候钢板具有强韧性和强塑性匹配、低屈强比、耐大气腐蚀性、优良焊接性及抗疲劳性能,特别适宜于用做无涂装高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该文献涉及钢种强度为490MPa级,钢中元素组成关系限定复杂,含有较多的Cu、Cr、Ni贵重元素,也不具有明显的耐火性能,且钢板轧制后需在300℃保温至少24小时,这无疑延长了生产时间,增加了工序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生产。此外,该钢种Cu元素上限含量超过GB/T 19879《建筑结构用钢板》要求的Cu≤0.30%,而且钢中P含量较高,含有马氏体组织,由于马氏体为不稳定组织,其对钢板延伸、弯曲、冲击韧性均可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041727.9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钢,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钢,其化学成分包含:C:0.05~0.12%、Si:0.15~0.50%、Mn:1.0~1.5%、P≤0.025%、S≤0.015%、Cu:0.20-0.50%、Ni≤0.25%、Nb:0.015-0.050%、V:0.015~0.045%、Ti:0.010-0.050%、Cr≤0.55%、Mo≤0.30%、Al:0.015-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发明生产方法包括真空冶炼、铸坯、加热、轧制、水冷回火,其钢板屈服强度≥460MPa,屈强比≤0.80,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焊接性,适用于钢结构高层建筑及其它要求低屈强比的大型钢结构领域。该文献涉及钢种化学成分中Cu含量较高,不符合GB/T 19879《建筑结构用钢板》要求的Cu≤0.30%,且不同时具有耐火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4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